尧熙园见到这样的情景无奈地笑了,心中感叹,这风梁有意思,敢情像胡玉这样啥都不懂的傻瓜,反而能抢占先机,不被绕进去。
正这么想着的时候,胡玉的公鸭嗓子就在耳边响了起来,大概进关后,负责看守的亲随没有尧熙园的进一步指示,没有拘束他。
反了反了,尧熙园,你大胆你看早点进军多好,哪里会被抄后路。
尧熙园苦笑,然后看着胡玉冷冷道是多操心操心自己的项上人头吧,别有的没的瞎操心。
这让善于察言观色的胡玉立即闭了口,不敢再轻易大呼小叫,因为他看得出来,眼前这个看起来儒雅的老将,看着自己的眼里充盈着杀意,这和先前两人打交道时的情形截然不同。
观察了关里的情况,尧熙园立马清楚,这关不能守,不管是粮草还是装备补充,都解决不了十几万大军所需,得马上离开,不然被围困了就是死路一条。
来不及集中各级将校讨论,他即刻就要对身旁亲随传令官下达全军撤出瓦口关,向帝国边塞一带撤退的命令。
他知道,此令一出,这一支孤军深入的帝国精锐,很可能会沦落为边塞游击军,远离京畿,在夹缝中寻找生存之机。
命令还未及出口,恰逢向各处派出的探马陆续赶了回来,带回了急需了解的军情。
首先,证实了尧熙园对来自身后的敌军的判断,那是打着风字大旗的风梁联军,神奇地在禁军眼皮下消失,又神奇地出现,估计与空间跃迁有关系。
真是舍得下血本啊,看样子,敌人在意的是消灭皇朝的有生力量,并不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
尧熙园想明白了这一点,更加为自己带领的禁军担忧,因为以风梁叔侄的习惯来看,下那么大的血本,应该还有后手,不可能让自己舒舒服服地逃脱。
探马络绎不绝地继续回报,不久就传回了另一方向的军情动态。
报,从东夷国边塞方向开来大军。
尧熙园一听,心里咯噔一声,又是突然冒出来的军队,恰好堵在了打算撤退的路上。
是雇佣军,对吧?胡玉在旁满怀希望地问道。
打的是东夷国的旗号。回报的探子声音充满了惶惑和绝望。
东夷国,来帮助我们的吗?胡玉还在做梦。
不待尧熙园发话,他身边的亲随就有几人上前去,叉着胡玉和那个捧剑的跟随离去,免得再干扰主帅决策。
尧熙园见状也懒得干涉,早期这军中不断有人向中书令府输诚献媚,直到这个胡玉来了,还有一些中下级军官不断抛媚眼,助长了所谓监军的嚣张气焰,如今生死关头,所有人都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