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丁俊岩:一日为党员终生做模范(2 / 2)

》《伟大的胜利》《一百位抗战英雄》《崔黄口“九二二惨案”》四个方面内容的系列剪报。作品首先在区图书馆布展。展出的一个多月里,每天都有四五百名参观者前来观看,很多人看过展览后在留言簿上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或赞叹,或激动,或感悟……面对这些正能量。每想到这些丁俊岩都会说“这是大家对我工作的认可,我一定要做得更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记者离开丁俊岩老人家时,老人坚持要将记者送到楼下,下楼过程中记者发现,丁俊岩步伐稍显蹒跚,询问后得知他患有腰间盘膨出症。即使这样,他仍保持每天15个小时的“工作”量,奋战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一线。我问他,您为何如此坚持,他的回答却很谦和:“我不是名家、大家,我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实在深厚,我只是会一点皮毛,不做点什么,我心里过意不去。”这种坚持和一腔孤勇,或许就如他手上紧攥的剪报,虽然略有磨皮卷边,但坚硬的纸质任凭岁月侵蚀,却依旧不忘本色——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本色,用一辈子去践行着对党忠诚的承诺!

经过这次对丁俊岩的采访,我在想,什么是新时代的乡贤呢?那就是品德高尚、知识面广,能够成为一方群众的榜样的人,他们虽没有创造惊天动地的英雄伟绩,但他

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分热、每一分光都无私奉献给群众,自觉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实际行动,谱写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乐章。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民国初年著名报人邵飘萍以此自勉,渐渐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列为人生信条。坚持正义,追求真理是每一位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记者不仅要看得多、想得多、写得多,更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立于世、不负心。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基层新闻记者,还遇到过几个像丁俊岩这样的人,每次采访经历都是对我人生与职业的一次洗礼。未来,我会时刻以“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结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方针要求自己,带着我学到的、我收获的、我信仰的,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不负初心、倾听回响。

(天津区县联盟广播武清台刘洋)

,"downloadattribute"","onlytenthide"","prechapterurl"549989486549989616ht=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5c0000z=1is_np=1purl=%3a%2f%2fcead%2fr%2f549989486%2f549989617htvt=3ftltype=1onlytenthide=0","chapterid"49989617","suaryurl"eadsnslforubookjspbookid=549989486","chapterurl"549989486549989618ht=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0000z=1is_np=1purl=%3a%2f%2fcead%2fr%2f549989486%2f549989617htvt=3ftltype=1onlytenthide=0","downloadattributebychapters"","chapterid"49989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