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为患者甘于奉献在基层
<icss="bloter"data-der-atsid="5527c1c8abe2ee56056a5f4078666706087c2eb7ceb7"data-der-srcbackup="igesfigure-0313-3195jpg"src="eadwfbrdnewbooks209486549989486oebpschapter96igesfigure-0313-3195jpg"style="width%heightto"inurl="eadwfbrdnewbooks209486549989486oebpschapter96igesfigure-0313-3195jpg">
50岁的于琦是静海区医院乳腺外科主任,作为一名全国统招博士生、肿瘤学教授,她放弃了市区优厚的条件,毅然选择到基层医院工作。工作27年来,她视患者为亲人,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在最基础的医疗卫生岗位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首感人之歌。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医生总是不苟言笑的,但是第一次见到于琦,却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亲切感。她身形小巧、整洁利落,说话时总是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让人瞬间就消除了距离感。虽然于琦外表看起来娇弱,但是她却有着常人没有的魄力与坚持。作为一名全国统招博士生,于琦在校期间成绩优秀,在当时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是被各大医院争抢的优秀人才。
毕业时,本可以选择更好平台的她,却出乎意料地选择回到静海的区医院工作,让她身边的人都感到惊讶与不解。但是于琦却对自己的想法十分坚决:“可能人与人的追求不一样,我觉得基层更需要我。”
<icss="bloter"data-der-atsid="5527c1c8a893e08405538b49b966eb06087c2eb635"data-der-srcbackup="igesfigure-0314-3206jpg"src="eadwfbrdnewbooks209486549989486oebpschapter96igesfigure-0314-3206jpg"style="width%heightto"inurl="eadwfbrdnewbooks209486549989486oebpschapter96igesfigure-0314-3206jpg">
于琦回到静海工作后,因为当时基层医院环境有限,大多数人对于乳腺方面的意识还很落后,她也曾经有过动摇的念头,但是经历的一次事件让她彻底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而且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时刚刚工作不久的于琦遇到了一位年轻乳腺癌晚期的患者,由于癌细胞
扩散导致体内的肝脏骨骼等多处器官转移,腰背部溃烂严重,那时的于琦每天还承担着给这位患者换药的任务。她说:“我会尽量地选择一个她最舒适的体位,以免加重她的疼痛难受。因为她截瘫了,大小便失禁,换药的时候经常会有粪便粘到我的手上,病人说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医生,每到此时,我也更加体会到医生这个职业的神圣。”
于琦说,医者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每当看到患者痊愈后的笑容,她就觉得越干越有劲儿,越干越觉得要学的知识很多,因为还有很多人需要她,而静海区医院的乳腺外科就是她要扎根的地方。于琦笑着回忆说,当年晋升职称去市区答辩,很多的专家在看到她的资历与条件后,都纷纷抛出了橄榄枝,但是都被她拒绝了。她说:“我觉得我们静海特别好,特别有发展前途,我觉得我们有希望,觉得在静海能够发展得很好,当时我就觉得特别自豪,我说出这样的话来。”
作为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对患者的同理心和职业热情同样重要。于琦一直视患者为亲人,在工作中她要求自己做好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尽量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她想起自己曾经接诊的一位来自内蒙古包头市的乳腺癌患者,当时病人的姐姐非常激动,大声嚷道:“为什么必须住院治疗,
还要做这样大的手术,我们那儿的医生也都是这样的,都缺少医德,净吓唬病人。你们欺负我们外地人……”
于琦虽然感觉很委屈,但是能够理解患者家属的心情,她耐心地和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术后在于琦和同事的精心治疗下,病人很顺利的康复,这些家属都看在眼里,非常感动。于琦说:“出院前病人家属送来一面锦旗,我注意到她非常小心地挂起。她说:‘大夫,我都那样说话刺伤你,你都没计较,还给我们手术得这么精,照顾得这么好。我们是外地的,我想让全中国的人都知道你们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品德……’后来她又来过一次,她来的时候,她离着我挺远就开始做出一个拥抱的姿势跑过来跟我拥抱,我非常感动。”
像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这些年,于琦带领乳腺外科的医师们攻克了一个个疑难杂症,用她高超的技术与爱心温暖感动了一个又一个患者。一位康复的乳腺纤维瘤患者说:“反正以前挺害怕的,经过于主任开导,心情也愉快了很多,在她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我就特别感谢于主任和她的团队,在她精心照顾下,我的心情更愉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