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彬:古稀之年仍不辍“草根艺人”弘新风
<icss="bloter"data-der-atsid="5527c1c8a2e2ee56056a5f4068d5e206087c2d619d74"data-der-srcbackup="igesfigure-0032-445jpg"src="eadwfbrdnewbooks209486549989486oebpschapter10igesfigure-0032-445jpg"style="width%heightto"inurl="eadwfbrdnewbooks209486549989486oebpschapter10igesfigure-0032-445jpg">
在宁河区东棘坨镇张老仁村有一位名叫张锡彬的古稀老人。他有一双巧手,雕刻、泥塑、绘画、手工制作样样精通,乐此不疲地钻研传统文化艺术创作。他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草根艺人”,他的家也是村里公认的“乡村艺术馆”。
走进张锡彬老人的家里,精雕细琢的葫芦雕、木雕,栩栩如生的泥塑,惟妙惟肖的绘画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张锡彬老人告诉记者,这一切创作都源于他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热爱。“我从小就爱好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国画啊,雕塑啊,我都喜欢。但是那时候没有什么条件,只能自己做些小玩意儿,就把这种学习和创作的梦想放在心里。”
追求艺术的梦想在张锡彬心里一放就是大半生。他参过军,也当过工人,但他从来没有遗忘过自己最初的梦想。退休后,有了充裕时间和创作条件的张锡彬重拾梦想,不仅自学了根雕、国画、泥塑技艺,而且虚心向各地艺人求教。凭借刻苦学习和艺术天赋,张锡彬的作品愈发精致,也逐渐地名声远扬。张锡彬先后受邀参与了口乡龙王庙和河北省玉田县蛮子营大佛寺的重建等,其中令他最难忘的还是1999年被聘请维修承德避暑山庄的大佛。“承德避暑山庄那个大佛寺有个大佛让虫子盗得不像样了,破破
烂烂,脚都烂了。那儿的领导知道我们会干这活儿就把我们请去了,我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修好了,领导们很满意,我们很有成就感。”
久而久之,张锡彬的家中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和拜师学艺者越来越多。张锡彬的家也成为张老仁村群众的文化阵地和享受传统民间艺术的乐园。村民张锡新就是这里的常客:“这是我们村儿的草根艺术,很多像我们这岁数的老人到时候就上他这儿参观参观,他给讲讲,这也是我们农村的骄傲。”
张锡彬不仅是家乡人身边的文化先进人物,同时也在培养艺术人才、传承传统文化中起到标杆作用。他的堂弟张锡就是受他的影响开始学画的,现为世界华人美术家协会理事、职业画家。张锡说:“老先生也是我的艺术启蒙人,我小时候在他后边跟着学。后来,在他的影响下考入了天津美术学院,一直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他这种影响对我们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给乡村带来一种文化的新风。他根植于农村,创作的东西非常有灵气,非常有生活气息。老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他雄心勃勃,想好好做点事儿给后人留点作品,我听了以后也非常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