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原老太太将原家聚集一处,正是表明:“未来的路,很难走,但是我们没有退路。蜗居在这里久了,我们缺乏太多的磨练。灵月虽然是小辈,但经验足,大家伙应该多多向灵月请教。我不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咱们家任何一个人被别人当枪去使!”
第二日一大早,庄子上送来了米浆,原老太太直接让人送去了广场上,又叫了村长来监工。
村长知道这是原家再次让出的福利,立刻做出了行动,所有早早的就叫了村里的人来帮忙。
听说是原家的事,马家村村民除了去训练的人,闲下来的有一个是一个,都来帮忙了。
铁盆子只有几个,好在上官灵月有先见之明,让原清扬昨晚赶工又做了好些个竹匾替代,原德安知道是给边境将士准备的,带着清承一起,与原清扬,共做出了竹匾一共十个,很快分派给了村民。
上官灵月亲自站在灶台前,扬声训话:“这是一种新的吃食,做法简单,大伙儿安心做,做的熟练了,到时候盖个作坊,农忙过后,给大家添点收入。大家也可以磨了浆,去集市上当早餐卖,都行!总之,今日来帮忙的,没有工钱,这门手艺,就当是付的报酬了!”
村民们顿时热开了锅。
“清扬媳妇,这也太大的礼了!”
“对啊!你这才教给我们怎么养鱼。”
“这手艺,还是原家留着挣钱吧!”
“受不起啊!”
“清扬媳妇,咱们就来帮帮忙,本来也不谈工钱,见外了!”
“哪能让你们总是吃亏呢!”
“使不得啊!这可是门好手艺。”
上官灵月微笑着看着下面闹哄哄的场面,没有说话,转身潇洒的离开。
村民们顿时激动了,都在身后叫着。
秋管家是时候的站了出来,扬声大喊:“我家姑娘心善,只是想让大家伙都过上好日子!大伙们就别推辞了!再说,开作坊还得要人手啊!我家姑娘怕麻烦,不耐烦这个!”
说着呵呵笑了起来。
村民们也善意的笑了起来。
他们也发现了,清扬媳妇是真的很懒!
一向是不会亲自出面的,每次出面也是三两句话了事。
看看原家那房子盖的,都盖了一半了,原家人愣是没插手!
据说,自原家盖房那日起,原家都不做饭了,餐餐由庄子上送饭过去。
谁家盖房还能盖的那么轻松的!
乡亲们嬉闹着,一片祥和。
说笑间也不耽误进入正题。
十几口锅一字排开,烧火的,倒水的,抬竹竿的,分工明确。
秋玟手把手的给乡亲们讲解。
“竹匾有小缝隙,所以大家伙倒入米浆的时候小心一些,速度要快,只要入了锅就不怕它漏了。”秋玟一边和人讲解做法要领,一边示范着。
晒谷场上,顿时热火朝天的忙碌了起来。
一张张米皮起出来,先给村民们尝了鲜,有直接吃的,也有混着汤汁吃的,大家伙纷纷赞同好味道,干劲更是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