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回礼卤莲藕(2 / 2)

秋琼笑脸相迎,和村里人打成一片。

村里人这才发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那就是庄子上的人都姓秋。

可清扬媳妇也不姓秋啊!

奇怪归奇怪,谁也没有去细问,庄子上的人闭口不言。

当日,马家村村长再次连夜召唤大家伙到祠堂,说明了灾情厉害关系,表明要捐一些粮食给周边的村民渡过难关。

庄子上,得知消息的秋诺秋管家立马派了秋琼赶往村里的祠堂,表明不宜行动,就怕附近的村民知道马家村渡过了难关,要来打秋风,到时候马家村怕是抵不住。

不仅不能捐,而且还得主意那些村民着急了来马家村扫荡。

灾情一来,最怕的就是会出现疫病,马家村应该立刻组织人巡逻,禁止外来人员进入马家村。

村长对于庄子上的人很是感激,也就将这话听了进去。

但是说到巡逻,村长还是犹豫了。

人性本善,若不是被逼到极致,谁会去做土匪,能帮就帮吧。

消息传到上官灵月耳中,上官灵月一面感叹着这时代百姓的不容易,天灾,也怪不得老百姓越过越穷,一面让人去了城里给自家爹出主意。

至于巡逻的事,还是庄子上的人,悄悄的去做吧,指望这些村民可不靠谱。

有时候,太过善良也不是好事。

下午时分,城里就派了官差下来,敲锣打鼓地到各个村庄收取捐款物资。

马家村村长将各家捐献的粮食记录在册,再统一以马家村的名义报上去。

次日,城里的广告栏上记录了马家村村民捐献的粮食数额,得到了来自官府的褒奖。知府上官云阙亲自手书“仁义模范村”五个字,让人制成了牌匾,官差敲锣打鼓的送到了马家村。

马家村村民欣喜的手舞足蹈,将牌匾恭恭敬敬的送到祠堂,每日香火供奉。

有马家村在前面引路,其他各村都有样学样,城中观望的富商们也都一一贡献了银两和粮食。

连带着,附近城池的富商也都送来了物资。

丰城的商号,自发的施起了粥和旧衣物,丰城周边,有全城百姓保驾护航,愣是没出一点乱子。

这就是水滴馆的后续作用!

上官云阙组织这官兵和百姓一起疏通沟渠河道,又有各地送来的物资,这次灾情才出现,就受到了控制。

就这样,丰城水灾的事,朝廷上的物资还在路上时,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待到物资一到,老百姓领了赈灾粮,半分暴动都没有,都欢天喜地的面向东面皇城的方向叩拜起来,甚至签了万民书,感谢朝廷的相助。

万民书递到御案上,龙颜大悦,朱笔一批,一道圣旨降下,丰城知府上官云阙历年来尽心尽责,劳苦功高,提为正三品按察使,赏赐黄金百两。

至此,历时一月的丰城水患事件,圆满落幕。

桃花村和马家村等七八个村落,因为开挖沟渠得当,避免了水患。

上官云阙从中看到了价值所在,立马组织官兵到下面的村落,鼓励村民开挖沟渠。

一时间,丰城下面的村落,都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