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铃看着自家嫂子这一番操作,惊的目瞪口呆:“嫂子,你不是说要亲自设计的吗?”
“啊。”上官灵月不自在的应了一声,“秋叔不是外人,他设计的也就是我设计的,没什么区别。”
还能这样吗?
清铃傻乎乎的点点头。
不过一日功夫,管家交上了图纸,请好了施工的队伍,原材料也定好了,直接送到了原家原老太太手上。
原老太太感叹于上官灵月手下的办事能力的同时,也感慨着这图纸上宅院之大,宅院的设计偏向于三进的四合院形式,却又不完全像。
“主子说,若是建个三进的四合院,这一层一层院落叠加的,就好像被关进了牢笼一般,住着憋气,所有就让我做了些改动。也增加了一些新的设备,水地龙可以让冬天不受寒冷,冲水的茅房建在屋内也没有味道。这些在庄子上都有配备,做这一行的师傅,我也自作主张去请了,过两天就到庄子上,只等这边开工。”
李氏看了看图纸,很是犹豫,压低了声音,凑近原老太太说道:“娘,这图纸虽然是不错,但是看着也耗费银子啊。”
原老太太也是无奈的苦笑:“灵月这孩子是不会让我们出银子的,她早就算计好了。”
李氏和卢氏很有同感的点头,这事也就在上官灵月半强制下定下了。
虽说施工队是已经请了,但是打杂的小工却是不够,得在村里找人,不过因为村里也打算挖池塘了,闲下的人也不多。
原老太太让原德安去找村长说了情况,村长立刻表示,从村里抽出一部分帮原家建房。
消息传出去,倒是来了好些个人,说是村里挖池塘人手也差不多够了,不差他们几个,不要工钱,就是来帮帮忙。
自此,挖池塘的事儿先动工,整个村子几百户人家,挖池塘十三个,每个大约两亩的样子,占用的田地,全村人合资出了银子直接给那些田地的主人,马家村上下就这样没有争闹的把事情定了下来。
至于这十三个池塘怎么划分,怎么养,经过商定,还是一起养,因为全村有几百户人家,轮流养鱼的话,有些人就不知道排到哪一年去了。
但是一起养的话,也怕人偷懒,所有,全村一起,选举了十三个人负责监督这十三个池塘,根据表现来评定秋收的时候哪家分红多。
因为是全村人一起养鱼,所以方法还是尽可能的简单些,所以,上官灵月便敲定了以草养鱼的法子,全村人,分成组,每天清晨有十三家去割草,数量不定,但至少需要一担。
至于鱼生病的药,全村人一致决定不学,而是花钱和庄子上的人买。
毕竟这是人压箱底的东西,咱们不能贪心!
经过商议,马家村村民九成的乡亲都表示,将三成的收入归原家所有。
原德安立刻表示不赞同,声称这法子是上官灵月庄子上的人研究出来的,与原家无关。
大家伙无奈,只得表示将三成收入归庄子,秋琼此时却传来话说,庄子最多只收一成,这是庄子上的规矩。
大家伙都表示赞同,此事也就算是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