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工厂定址(2 / 2)

重返1985 排骨神教护法 865 字 2021-12-05

不过选址的过程并不顺利,李冬跟国土办还有设计院的设计师跑了关外很多地方,都没有定论,要么是李冬觉得周围的扩展面积不够,要么是周围有山,建设成本太高。

就在市领导着急上火之际,终于在龙华找到了一块地方,李冬一看周围的环境,这不就是后世富士康的所在吗?兜兜转转居然跑到这里来了。

一切条件都合适,经过设计师现场测算,国土办将这块面积高达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批给了李冬,当然,一万人的工厂肯定用不了这么多土地,这是在为后续的扩建做准备,不过时间只有三年,三年内要是不动工,政府是有权收回土地的。

土地选定之后,设计院就开始忙碌起来,未免夜长梦多,市领导恨不得马上就能定下设计方案,在领导的施压下,设计院一周时间就拿出了设计方案。

在李冬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后,第三版设计方案正式通过,市政府方面还特地安排了签约仪式,深圳电视台还派了记者进行采访。

当然,李冬是拒绝出镜的,毕竟市面上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还在争论不休,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当出头鸟的好。

冬建地产在广州的项目已经做完,只剩下一个项目组在建造还建房小区,其他的项目组都被调到了深圳,广州小天才厂区的修建也让冬建地产对于厂区建设累积了一定经验,肥水不流外人田,李冬自然是把工程交到自己人来做。

施工现场尘土飞扬,市领导却兴致勃勃的站在高处,俯瞰现场挖掘机的作业:“李总,没想到,你还有规模这么大的一家地产公司啊。”

李冬谦虚的回答:“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一方面交给外包建筑公司怕它们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一方面施工队里很多都是我一个县的老乡,我总得为他们做点什么,先富带动后富嘛。”

“哈哈,李总觉悟高啊,要是所有商人都能像李总这么想,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市领导大笑。

建筑行业一直有笑谈,叫做施工进度取决于甲方打款的速度,在李冬这里自然是不存在的,施工进度比想象中还要快,预计三个月之后,第一批厂房就可以交付使用了。

而另外一边,经过韩宇的奔走,私人俱乐部的事情也有了眉目,在深圳湾靠近湿地的一块区域,被李冬看中,接下来就是竞标了。

6月底,李冬以冬建地产的名义参加了这次竞标会,最终以7000万人民币拍下了这块23万平方米的地块,当然,这块土地的性质是商业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