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定北粮饷(1 / 2)

天渊大道 普小通 1455 字 2021-08-19

第二天已过晌午时分,县衙外等待施粥的队伍早就排得老长。定北的粮食已然不足,所以原本一天两次的施粥改成了只有中午一次,排队的人各个面有菜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有咳嗽不断的老者,一早便前来排队,靠这点粥回家伺候卧床的老伴;也有拿厚棉被裹着婴儿的妇人,一边哄着啼哭的婴儿,一边暗自垂泪

隔壁驿馆外的刺史家丁冷面而立,冯天青和苏定方已然在在前院候了许久,最后来传来消息,王大人今日身子不爽利,暂不见客。众人知道他是记恨昨晚被骂之事,可为了今冬定北的粮饷也只得在寒风中苦苦等待。

让他们两个进来。屋里王邦臣的声音传来,有家丁过来冷冷瞅着史老七和韩利。

两人对视一眼,走进屋内。史老七心中暗忖,昨晚辱骂了这位王大人,他回头就点名让我来护卫,心里肯定憋了坏。

史老七?令尊便是给你起的这个名字?王邦臣很是惬意的喝了口茶,抬头看了眼走进屋里的两人,一个是淳朴憨直的年轻人,一个是吊儿郎当的中年老兵。

大人可有吩咐?史老七不接茬。

史兄贵庚?王邦臣有点哆嗦的捧起手炉,这屋里就烧了个炭火盆取暖,比自己宅子里火热的地龙差远了。

王大人,外边定北的诸位大人还在苦苦相侯。史老七心说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跟我废什么话。

外面寒夜风冷,本官不忍史兄在外受风寒之苦,所以相请一叙。王邦臣有意无意抬了抬手,白嫩的手上祖母绿扳指晃眼,实不相瞒,本官也是自幼家贫,寒窗苦读十余载才有今日。史兄与本官年纪仿佛,当年若是能吃些苦好好读书,也不似让人喝来斥去,呵呵

就这?老七也不说话,只是仰头望着房梁,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来之前冯校尉不断絮叨,他若想出口气就让他出,定北数千百姓袍泽的粮饷就在这姓王的手上,千万忍耐。

王邦臣明白这个老兵油子浑身滚刀肉,讽刺挖苦是没用的,于是他转头对韩利道小兄弟怎么称呼?

回禀大人,我叫韩利。

淳朴的面容,谦卑的语气,王邦臣知道这是个老实人,韩兄弟,我且问你,当面辱骂上官,该不该罚?

韩利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为难的看了看史老七,急的择日挠腮,半晌终于道是该罚。

好!王邦臣忽的大喝一声,既然如此,我便命你将他张嘴十计!

县太爷就是大官了,这刺史老爷更是天大的官,军人令行禁止,必须服从,可韩利又觉得好像哪里不对,看看史老七又看看王邦臣不知如何是好?

刺史大人,你不是定北的官,如何管的定北的兵?我即便有违军纪,自有我家虞侯大人管束,你是要行私刑吗?史老七整天犯事,如何挨板子这种事门儿清,韩利,他是文官,你得听武将的。

韩利立刻呲出白牙笑了,站在那里也不动弹。

巡抚一方的朝廷大员居然连两个小兵都收拾不了,王邦臣恼羞成怒,阴着脸道衣粮军饷明日即到,可本官在定北受辱,已命其掉头返回。不知道今年定北会因此饿死多少人、冻死多少人,史老七,这都是你做的好事!

你是朝廷命官,我不信你敢因私心害公事。大唐的律法可不光是为我准备的!史老七怒道。

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哦,你不懂。我敢这么做理由很简单你辱骂不能报复,还要找虞候告状,说明我没本事。反过头来,我责罚你是维护上位者的权威,这种事没人会替你说话,因为帮你就是得罪整个官场。王邦臣越说越轻松,言语间都是权力带来的自信。

一整个冬天的粮饷啊!韩利是真挨过饿、受过冻的,知道少了粮饷不知道得死多少人,站在那里急的抓耳挠腮,口中期期艾艾七哥

史老七面不改色但心中焦急,这贪官万一真把粮饷运回去就坏了,图一时嘴上痛快却让百姓和兄弟们受罪,自己这事办的不对啊。

啪的声响,王邦臣把一封信丢到桌上,手指轻扣道大约今日晚些就到,这是我下令返回的手令。史老七,我也不是给你路走,只要你下跪磕头,所有粮饷就都回来了。你好好想想,是你的脸面重要,还是定北百姓的命重要。屋里突然变得很安静,史老七把这狗官的十八代祖宗挨个问候了一遍,过后还是发现自己良心不忍。

韩利心说见了大老爷就该下跪,原本也算不得大事,当即就要跪倒。

谁也不许跪!一支随便下跪的军队能打仗吗?一声低喝,冯天青带了几个亲兵大步进屋。

冯天青在屋中站定,也不看王邦臣一眼,沉声道官何在?

末将在。身后一个冷面汉子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