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都不说话,朝堂上一时陷入了僵局。
“呼呼呼e
龙椅上的王晖辉等的不耐烦,坐着打起了瞌睡。
朝臣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皇上,国库空虚,我兵部愿意缩减开支,挤出三万两银子来。”
兵部尚书王洽一咬牙,出班上奏。
“准!”
王晖辉等到了一个答案,虽然不是多么完美的办法,至少能够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
王晖辉不等众臣再说什么,起身,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再一次自顾自的离开了。
这一天下朝之后,朝臣们一边按照旨意做着相关的事宜,一边默默的等着。
他们在等大同府的情报。
如果到了最后,鞑子没有出兵,那他们就有了对抗皇上的资本。
从来没有人想过,鞑子真的出兵大同,会造成什么后果。
以至于,原本五月中旬就要安排完的事情,到了五月底才安排个七七八八。
六月初,山西巡抚耿如杞带着大同府内各堡城的军士,还有前来驰援的军士无比紧张的守在城墙上。
皇上一纸圣旨下来,他们就开始动了起来。
到目前为止,他们缺粮少饷,许多将士已经不满了起来,甚至个别将士深夜偷偷的跑掉了。
如果继续这样龟缩在大同府,怕是用不了三个月,这些将士就会哗变。
这个时期,由于军田制度的变质,加上将领和豪强们的剥削,许多底层的官兵都起了抵制心理。
虽然说朝廷为了维护军队的稳定,开始一边继续实行屯田制度,一边又由朝廷对军队提供供给。
然而由于这些供给很大一部分都随着下发被各层的军官层层剥削,落入到普通官兵手中的只有很少一部分,甚至有部分直接被克扣了。
而与此同时,朝廷又遭受到了相当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这个时候甚至出现了朝廷拖欠军队粮饷的情况。
将士把脑袋别在裤腰带着,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到头来,要饷没饷,要粮没粮。
到现在已经过了一个月了,还不见敌人的影子。
如果敌人不来,就没有仗打,没有仗打,就没有军功。
再这样吃不饱,没饷发的持续下去,怕是敌人还没打来,这些将士就已经造反了。
“大人,如果鞑子还不来,咱们就散了吧。”
城墙上,所有五品以上文官武将齐聚一堂。
有人忍受不了了,上前提议道。
耿如杞看了来人一眼,气就不打一处来。
延绥总兵吴自勉。
这人哪里配叫总兵,简直就是个二流子。
吴自勉这个人很是贪婪。
吴自勉领旨,驰援大同府,一路上他不仅私卖军马,一些军士怕死,贿赂他,希望他能放他们离去。
吴自勉收了军士们的钱,就真的把他们一个个都放了。
延绥巡抚张梦鲸知晓之后厉声喝止,吴自勉不听,活活气死了张梦鲸。
耿如杞眼皮抖了抖,再怎么说,吴自勉也是领旨前来驰援的,耿如杞不好发作。
耿如杞皮笑肉不笑的笑了笑。
“皇上命咱们守着大同府,自然有他的道理,吴总兵莫不是要抗旨?”
“哈哈哈大人这是哪的话,我就随便说说。”
吴自勉打了个哈哈,退了下去。
“烽火!看,烽火!”
城墙上,一位将领激动的指着远处的示警烽火。
耿如杞目光如炬,抽出随身配剑,大喝一声:“全城备战,死战不退,有敢动摇军心者,定斩不饶,有敢贻误战机者杀无赦,传令山西各府守备将士,速速驰援大同,军情急报,速传京师。”
耿如杞等这一天等了一个月了。
一个月的煎熬,就像过了一年那么漫长。
现在,这种煎熬总算要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