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五老出去散步去了。伟卓与诗华带着两个孙子去师傅那里学功夫去了,现在放了暑假,因为韩家,大家的日子也慢慢的好过了起来,去师傅那里学功夫的孩子也多了起来。师傅对伟卓说过,他想开个武馆,伟卓说好。这些日子师傅也在家收拾院子。到县里去办了开武馆许可证。
赵建国到书房。给甘乾坤去了电话问他有什么事。甘乾坤说:“姐夫,你明天无论如何的来一趟。”
“什么事?”赵建国也听出来了甘乾坤的兴奋与激动。
“赵总经理。”甘乾坤说:“是一件大好事,昨天和今天我也看了相关的文件和县里给的条件。也到现场看了生产设备和地理环境,卫生,工人。都非常好。”
赵建国再问:“到底是什么事?”
“姐夫。”甘乾坤说:“是县糖厂经营不善。县里想让我们丘岭农产集团融资入股的事。我与县领导们谈了一下。我说就县里给我们的条件。我们要占百分之八十的股份。县领导同意了。”
“同意了?”赵建国问:“是什么条件,居然让你占百分之八十的股份。”
“是我们全部接收厂子里的原有职工,包括厂领导。免一年的税收。我们入资金后,县里也不给我们拿钱。就拿糖厂的不动资产入股。我们就保证糖厂一百五十个原职工的工资和奖金与福利。其中有二十人是退休职工,他们就不存在奖金了。”甘乾坤说:“我也看到有两台设备是去年才从南昌购买安装的。姐夫,你明天来看看吧。签不签字还是你说了算。陈书记说,一个产业的成功可以带动一串产业运转。姐夫,你懂得。”
“好吧。”赵建国说:“那我明天来看一下。”
“哎。”甘乾坤与赵建国挂了电话。
赵建国知道陈书记的意思,他现在在丘岭就看到了,这也是才开始。以后比现在还要繁荣。
晚上孩子们与五老都睡了后,赵建国敲开了父母的门,他要与父亲说一下这件事。在家,他也只能与父亲谈了。听了儿子说的情况后。伟卓说:“家里基本也就这样了。明天我与你一起去县里看看去。县里我们的公司我还没去过呢。”
“好。”赵建国站了起来看了一下睡熟的女儿说:“爸,妈,你们休息吧。我回房了。”
“嗯。”伟卓应着送儿子离开,他关上了门。
第二天,赵建国安排好家里后就与父亲一起到县里来了。与甘乾坤一起吃过午饭后,他们就到糖厂去看了看。工作环境与卫生设备就是齐的。有一半多的机器也不工作了。就有一个生产颗颗糖的车间在出着产品,伟卓问工人为什么都不生产了。工人说:“听领导讲,要让一个大老板来接我们糖厂。有些车间就停工了。”
赵建国问:“那生产的订单怎么完成?”
“哪有什么订单呀。”工人说:“我们的糖我们都不吃。都到丘岭农产商店买,他们家的糖都是从广州来的。好吃。”
“那我们糖厂也可以生产呀。”赵建国说:“自己生产的糖自己人都不吃,是那里出了问题吗?”
“你尝一颗。”工人顺手就从台子上拿了一颗糖给赵建国。赵建国放到嘴里含了一会儿,他吐在了手心里问:“那你们的糖销往哪些里?”
“乡里。”工人说:“城里人都不吃这个糖。”
“你们是什么人?”一个老师傅过来问了话。
“阮师傅。”工人对那们师傅尊称。
赵建国说:“阮师傅你好,我们是丘岭农产的。”
“哦。”阮师傅看着甘乾坤说:“昨天看到这个小伙子来过。我知道你们韩家。也听说你们要接收我们厂。”
“阮师傅。”赵建国把手心的糖让阮师傅看,问:“这糖看着还不错,怎么会不好吃呢?”
阮师傅四下看了一下说:“跟我来吧。”就前面走着。赵建国他们就跟了去。阮师傅把他们带到制糖配比室。里面还有两个人。阮师傅说是他的徒弟。阮师傅让他俩出去看着点。两个年轻人就出去了,阮师傅请他们坐下说:“我知道你们韩家是忠良之后。其它的我也不啰嗦了。就说这糖为什么不好吃吧。就因为原材料不好。这材料也分个一二三等来。一等价格采购三等的原料回来。这糖还会好吃?还能赚钱?”
甘乾坤问:“厂里就没有人管这个事儿吗?”
“管?谁管?”阮师傅说:“上下一气,就苦了我们这些做工的。计划经济时厂里还行。这一开放市场,这几年来厂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他们是个个油头满面的。去年那两台设备也是县里出资买的。县里想下功夫振兴企业,可是有人就看到政府出资。他们可以有多少钱进自己的口袋。这还搞的好?你们要接糖厂,最好那些厂领导一个都不要,包括采购员。”
“老阮。”伟卓说:“如果我们家接了糖厂,你能不能当这个卫生质量监测管理。包括原料采购和生产成品。”
“我。”阮师傅的些吃惊,他没想到。一下子会接这么一副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