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回来是为了结婚(1 / 2)

1970年五月三日。星期日,天气晴!

宜结婚、宜领证、宜嫁娶!

同样,也就是今天!

不是不想大操大办,只不过情况特殊,无法大操大办。现在是一个无法大操大办的日子。

哪怕何雨柱上头有人,但如果为了这种事情消耗大人物们的人情,以后真用得上的时候就追悔莫及了。

他没打算大张旗鼓,但总要办的漂漂亮亮的。

徒弟们都很给力,院子里没了那几个讨人厌的家伙,剩下的也都很给力。易中海还在,王大海人也还硬朗着,只是已经彻底退休了,不再负责其他的事情。

老头活得长,见得多。给何雨柱看了看黄历,敲定今天是个结婚的好日子。马华骑着自行车,带着王大海出去四处张罗,王援朝到处寻人。

就算不能大操大办,但总归是要热闹些的。

毕竟,这是喜事!

就这么着,忙到了中午,将大院里何雨柱的屋完全装点一新。扯了红布,挂了红花。就连炮仗都准备好了。

王大海历经清、民、今三朝,见多识广,认识的人多得很。这一次为了何雨柱,他跑了很多趟,不知请来了多少人。无一例外,都是当年,或是如今的名人。

院子里搭了戏台子,老谭年事已高不能唱戏,但他自有儿孙徒弟,一样能登台演出。

台上有一人,就是他的儿子。

男声扯着嗓子开唱。

“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女声也唱。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

下面立刻有人叫好。

唱戏啊!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见到的。

这出戏,叫做沙家浜,是现代京剧,八大样板戏之一。

台下,一个年刚五十岁的男人连连鼓掌,脸上带笑。

他胸前就别着一副眼镜,但却没有戴上。

他姓王,王慎棋,是现代京剧的重要创作人之一。

如《芦荡火种》,再比如现在台上演的这一出《沙家浜》。

除此以外,他还是边城边老的学生。

当年王慎棋考入西南联大,创办了校内文刊《文聚》。

后来又在边城的推荐下数次在杂志上发表文章。

他也是如今少有的明哲保身,安然无恙的文人!

按原本的情况,因为沙家浜的经典创作,他会获得许可,在几天以后登上城楼游览。

现下,他也算是老人家了。

“老师。”他对边城行了一礼,充满恭敬。

大喜的日子,边老脸上带笑,却是将王慎棋的肩膀拍了又拍。

他的弟子不多,一生当中最器重的就是这一位。

当年在西南联大,王慎棋写了篇作文,边城给了他一百二十分。

——顺便一提,当时作文满分一百分。

可见边城对他器重之深。

王慎棋不认识何雨柱,但他一则认识边城,二则认识王大海。王大海当年就在西南联大做过饭,青菜豆腐也养人,居然做的还很美味。

到如今,不少西南联大的学子、导师,都很怀念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