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不好听的,就连挑刺,甚至骂街的留言,那也是热度的一部分。
陈飞扬看到有一个人,连续发了五个帖子。
“本书想象力丰富,但技术细节上有瑕疵,可以共同探讨一下吗?我的扣扣号码是……”
这个人连续发了五个帖子,都是同样的内容。
你说他是来挑刺的吧,又不太像,似乎真的是想探讨技术细节?
会不会是出版社或者哪里来挖人的。
陈飞扬反正是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顺手就发个了好友申请。
很快,好友就加上了。
“请问你是流浪的地球的作者吗?”
“是啊,你是哪里,出版社?”
“不是的,我也是一个作者,呃,不应该称之为作者,我投稿的小说还从来没有发布过,只能算是爱好者。”
原来不是来挖人的,真是讨论写书的。
“你留言说我的这本书,在技术细节上有些瑕疵?”
“我说得可能有点冒昧,科幻小说涉及的技术,本来就是超越了现实的,要靠作者的想象力,但我这个人比较古板,我认为哪怕是想象出来的科技,也要根据现有的科技来推导,至少在逻辑上能够说的通。
通过一万两千台地球发动机来驱动地球在星际中流浪这个想法很好,我但我觉得你写得不够细。
比如为什么要逃离太阳系,太阳出了什么问题,你写得比较笼统,就只有一句,太阳发生了灾变,不适合生存。
如果是我来写,我会细致地写明,太阳内部氢元素转化为氦元素的速度加快,氦元素的聚变将产生氦闪,之后太阳将变成红巨星。
在剧烈膨胀之下,地球将在太阳内部运行,事实上,还等不到那一天,地球就已经被汽化了……”
果然是一个跟技术杠上了的人。
陈飞扬这本书是抄的,抄书跟抄歌不一样。
歌词就那么几个字,一字不错的抄下来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但抄书就不一样了,只能抄剧情和大致上的设定,一字一句的复制粘贴是不可能的。
好在陈飞扬前世也是一个喜欢钻研技术的人,科大毕业生,理论基础很还算扎实,他把这本书看了很多遍,对里面的设定和技术很着迷,所以能够抄个大概。
但里面涉及的所有细节,他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现在看来,这个提出意见的人,比自己在这方面还更专业啊。
陈飞扬问道:“你写过什么小说,能不能给我看看?”
“说来惭愧,我这几年一直在给科幻世界投稿,但从来没有被采纳过。
我现在跟你探讨,也只是一点个人的建议。说起来,我是没有资格提意见的,你这本书已经有这么多人看了,但看过我写的小说的人,只有我一个。”
陈飞扬问道:“这些年来,你一直都在写小说吗?”
“从89年就开始写了,但没有发表过。
我的工作地点比较偏远,没什么玩的,又经常值夜班,没事的时候我就写写小说,好打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