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落选的,他要来参加颁奖礼,当然没有问题,但是不可能有获奖者的待遇。
陈飞扬说道:“我只是开凑个热闹的,我是这档节目的忠实观众,想提一点小小的建议。”
张小海很会做人,趁机捧哏:“这小子在节目策划方面很厉害的,同一首歌就是他的点子。”
这句话的信息量就有点大了。
杨总监一下子就认真起来了:“你对节目有什么意见,请畅所欲言。”
“这档节目市高规格的,来参加的大佬也是高高在上的,但是咱们的观众都是普通人,太过高高在上就不太地气。
我建议可以添加一个很小的环节,大概只需要两分钟的时间,也不会影响节目编排。
我们请一位刚刚开始创业的年轻人上台,向获奖的大佬推销自己的产品。
这个年轻人刚刚创业,对大佬来说,算是普通人,观众很容易代入,甚至会想,要是自己上台,会怎么怎么样。
然后他们就会期待大佬给出的答案。
而对大佬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展示自己另一面的机会,可以对年轻人指点江山,比起单纯的发表获奖感言有意思多了。
对于整个节目来说,无疑增加了很多看点,接地气,节目效果爆炸。”
杨总监一听,心里就嘀咕着:老张确实不是在瞎说,这个小伙子策划节目确实是一把好手。
一个两分钟的小插曲,一下子就给一个高端大气却稍显严肃的节目,带来了新鲜的东西。
“你的建议很好,我们采纳了,马上安排一个能说会道的创业者参加。”杨总监说道:“你就是最好的人选啊,只是你现在也不能算是创业者了。”
陈飞扬当然不可能上台去推销,他现在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了,上去接受大佬的指指点点,不太合适。
而且他上台,大佬多少也要顾忌一下他的面子,说话客套,那就没有什么节目效果了。
观众们想看到的可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犀利的点评。
这个年代的歌唱比赛,评委都是居多,不像未来那样你好我好大家好。
陈飞扬隆重介绍了一下小马哥:“这是我的小兄弟破尼玛,未来的互联网大佬,他现在创建扣扣,将来会有超过十亿用户。”
杨总监自动忽略陈飞扬吹牛的成分,十亿用户,你是在编神话故事。
不过互联网企业,这个噱头很不错,作为新兴的行业,向传统行业的老大哥请教,有一种传帮带的意义。
“小马的口才想必很不错吧。”杨总监想着既然是陈飞扬强力推荐,这位破尼玛的口才肯定错不了。
不说比肩陈飞扬,至少不会差得太多吧。
小马哥愣了一下,如实回答:“我的嘴比较笨。”
面对这么好的机会,居然能够说出这种话,就代表是事实了。
而且看他一副拘谨的神情,确实不像是善于表达的人。
杨总监疑惑地看向陈飞扬。
陈飞扬嘿嘿一笑:“能说会道的人上台,对观众来说没有任何新鲜感,而且显得表演痕迹很重。
口才差的人上台,反而让观众更期待大佬的反应,而且显得特别真实。
观众们会觉得我们很真诚,没有安排演员来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