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言松对整个访谈的节奏还是很到位的。
见到商业上的话题谈得差不多了,他又开始引导到别的方面。
他想要向观众展现一个全面,立体的陈飞扬,而不仅仅是个商人。
“我们还知道,你开了一家教育培训中心,今年的省状元,也是你的学生。”
“准确地说,今天我们省高考的前两百名,有152个都是我们学不思的学生。”陈飞扬很淡定地说道:“剩下的48个,是其他城市的,这也是我们学不思不足之处,所以从暑期开始,我们就开始布局全省,要将各地的好苗子一网打尽。”
好家伙,这句一网打尽,也太霸气了吧。
你当自己是在打渔呢。
白言松又说道:“有一种说法,现在的学生成绩压力太大,应该减负,你这种开办培训班的做法,是不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陈飞扬耸耸肩:“加重肯定是加重了,甚至还给中学生们造成了后续的困扰,让他们还要继续在大学里呆四年。
要是不读大学,直接走向社会,就没有什么课业负担了。”
白言松楞了一下:说得真是犀利啊。
他继续问道:“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报道,说我们国家的孩子跟其他国家的孩子相比,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在其他各方面都有差距,输在了起跑线上。也有人呼吁,我们要加强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
陈飞扬笑了笑:“那种中外孩子参加夏令营的文章,我看了不少,说国内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国外的孩子都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等到未来,这一代人成长以后,会远远落后于国外。
说白了,这些都是贩卖焦虑的软文,基本上都是在扯淡。”
陈飞扬亲眼看到过未来,这些被批评的所谓“小皇帝”,长大以后,绝大多数都成了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加班是家常便饭,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而国外那些所谓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小孩子,长大后又做出了什么成就呢?
未来的中国,真正的做到了超英赶美,发展成世界第二,并威胁到了米国的霸主地位。
靠的是谁?
现在的媒体之所以喜欢写这些扯淡的玩意,一方面是崇洋媚外,一方面是为了生意。
这些东西,背后没有推手是不可能的。
那些英语培训,以及出国留学的机构,最喜欢搞这种花招了,把国外的月亮描述得又大又圆。
他们巴不得更多的孩子考不上大学,选择出国留学。
白言松问道:“那你认为学生应该成为分数的奴隶吗,高考时不时应该改变唯分数论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陈飞扬说道:“科举制度之所以被古代的读书人视为最伟大的变革,就是因为科举打通了阶级的通道,让寒门的子弟有了希望。
高考也是如此,公平是第一位的,如果不唯分数论,以各种各样奇葩的方式来选学生,我敢保证,最后能够展现出所谓的综合能力的,一定会是有钱人。
到时候,穷人家的孩子读书还有什么意义,一辈子都不能翻身。
至于经常被人诟病的高考考题不能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高考在本质上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目的就是为了选出聪明又努力的学生,进入大学深造。
你要求高考解决实际问题,那还需要大学的专业学习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