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就想任性一次(2 / 2)

“别人我管不着,我的地盘上绝对不允许。”

“对了,你的球队名字想好没有,是容城爱少足球俱乐部,还是容城华兴足球俱乐部?”

陈飞扬想了想:“还是叫华兴吧,兆头好。”

其实陈飞扬一开始是考虑不冠名的,像欧洲的俱乐部一样,就用自己城市的名字命名。

但国内没有这样的足球文化,强行效仿会显得不伦不类的。

况且陈飞扬也不能跟钱过不去啊,给球队烧这么多钱,不图挣回来,至少得打个广告吧。

……

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筹建球队的速度是很快的。

容城华兴很快就完成了注册,训练基地也开始动工修建,不过短期内是完成不了,暂时先租用体育中心的训练场地。

这只新球队,得从乙级联赛开始打起。

体育局推荐了王凤朱为主教练,然后就开始着手挑选球员。

这个年代的球员,都是归属体育局的,跟自己和俱乐部都没什么关系。

这一点显得比较业余,一遇到转会就很容易扯皮。

而且在挑选球员方面,骚操作也是层出不穷。

随着职业联赛的火爆,主力球员开始挣大钱,年轻球员想要踢上球,甚至想入队,就不单单是水平问题了。

现在已经有些地方是明码标价,二十万进一队。

这个年代的二十万,那是一笔巨款,有几个家庭能拿得出来?

这就导致无数真正有天赋的孩子被埋没。

而目前在职业联赛中呼风唤雨的一批人,都是以前举国体制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他们要是晚生十年,都没戏了。

为什么中国足球是全世界唯一一家有了职业联赛之后,反而越来越菜的存在,跟所谓的战术不当,心理素质不行都没有关系,根子就在这里。

国内这些搞足球的人,在未来二十年,从来不反思自己,最喜欢把锅甩给社会。

“踢球的孩子太少了,家长们只想让孩子上补习班考大学,不愿意送来踢球。”

也不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是谁造就的局面。

不就是你们这些人捞钱从娃娃抓起,一路捞到成年队,甚至还有基层教练让小孩子的家长陪睡才给上场。

在这种环境下,家里没矿的家长敢不让孩子考大学,送来踢球?

你不能指望全国人民的脑子都跟你们一样不正常。

说不好听点,这些所谓的足球人,本身就是中国足球的掘墓人。

陈飞扬下了强行的命令:“华兴队选人,只看水平。要是谁敢收一分钱,马上背着铺盖给我滚蛋。”

他甚至把这句话放在了李大眼对他的采访里,让李大眼一个字都不要改,最好能够加黑加粗,让所有人都看见。

李大眼都有点惊讶:“陈总,你准备玩真的?”

“我花了钱,就得按照我说的办,这种歪风邪气,在我这里行不通。”陈飞扬说道:“为了避免有人铤而走险,球员选拔的时候,我会亲自去看。”

李大眼问道:“陈总,你懂球吗?”

“我不敢说懂球,但是一个球员的基本功好不好,只要视力正常的人都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