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有什么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否则都不会彻底撕破脸皮。
陈飞扬和史玉祝,就开始讨论起保健品的话题了。
两人仿佛惺惺相惜,越说越投机,还互相敬了几杯酒。
在外人看来,两个人似乎是摒弃前嫌,化敌为友,以后说不定还要合作,共创辉煌。
其实两人心里都清楚,纯粹就是逢场作戏而已。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尤其在这个层次的人里,演技都是顶呱呱的。越是恨一个人,越是表现地亲如兄弟。
那种动不动就大喊“你瞪我一眼,我灭你满门”的热血青年,是没有资格登上这个舞台的。
两人越聊越是投机,也都在通过彼此的聊天,互相试探。
陈飞扬这是第一次跟史玉祝面对面交谈,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此人能赚到那么多钱,确实不是没有道理的。
尽管他很不喜欢这个人,甚至抱着很大的成见,但是跟史玉祝交谈的过程中,确确实实能感觉到此人的脑子非常灵活,商业眼光很敏锐,尤其善于研究顾客的心态。
大家都很讨厌恰烂钱的人,但是烂钱也不是谁想恰就能恰得到的,能够恰到这么多烂钱,着实得有过人的本事才行。
除了过人的本事,还得有过人的脸皮。
陈飞扬在观察史玉祝的同时,史玉祝也在观察陈飞扬。
经过简单的交谈,史玉祝就意识到陈飞扬是个厉害人物,绝不是那种靠撞大运发家的暴发户。
年纪轻轻就把生意做到这个程度,确实是靠本事。
尤其是生意眼光非常独到,总是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
如果两人不是在同一领域抢饭碗,史玉祝或许可以考虑跟陈飞扬交个朋友。
他的眼光很高,交往的都是大佬,陈飞扬能够让他看得上眼,已经是年轻人中的凤毛麟角。
但是这个前提就不成立,在利益面前,没有什么朋友可言。
两个人中,注定只有一个人可以在这场战争中笑到最后。
陈飞扬跟史玉祝碰了一下杯,然后用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语气说道:“史总,这次你来参加电视节目,在我的公司里上班,可能会很辛苦。
一线工人,比不得做办公室,你得做好心理准备。”
史玉祝压根就没往心里去,心说电视节目他参加得多了,剧情都是安排好了的,他去了就是做做样子,难道还真能让他一直干活?
而且就算是干几天活,他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他的巨人集团也有生产线,他经常都去视察,感觉工人们也没有多辛苦。
所以他很大气地吹起了牛逼:“我又不是没干过活的人,哪有那么娇气。
当初我自己写程序,也是加班加点地干,我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感到很充实。”
陈飞扬放心地说道:“那就好,我原本怕你适应不了那样的强度,天气又热,怕中暑晕过去,我连医院的床位都帮你预订好了,现在看来是用不上了。”
史玉祝云淡风轻地笑了笑,回道:“陈总,不是我吹牛,我就怕你不给我上强度。”
陈飞扬大喜过望: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啊。
如此合理的要求,我一定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