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永远站在风口上(2 / 2)

别的暂且不说,但说手机屏幕,根本就不可能做到陈飞扬所说的遍布整个机身,屏幕每大一寸,都是技术的一个飞跃。

触摸屏的想法就更不现实了。

不过现在不能实现,不代表未来不能实现。他们搞科研的,不就是为了追求突破吗。

将构想变成现实,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化腐朽为神奇,才是他们这些科研人员最大的价值。

如果陈飞扬所说的这些都能实现,蔡院长想一想,也觉得很激动。

在计算机上,国内的起步已经落后了,无论硬件还是系统,规则都是别人在制定。

你在别人的条条框框里玩,挣钱是能挣钱,但是别人想卡你的脖子,随时随地都能实现。

现在全球的手机都还处在初级阶段,如果陈飞扬真的成功了,就能掌握话语权,成为下一个时代的规则制定者。

不但对陈飞扬个人好处无限,对整个国家和民族也有重大的意义。

蔡院长这一代知识分子,普遍怀着家国天下的梦,但现实是国内的信息行业,起步晚水平低,只能捡别人的残羹剩饭,人人鱼肉。

每每念及于此,就感到痛心。

现在有了这样的憧憬,他的心潮也不由得澎湃起来。

他看着陈飞扬年轻的面孔,感觉从年轻一代的身上,看到了民族崛起的希望。

但是,作为搞科研的人,他保持着理智,觉得有必要给陈飞扬泼一泼冷水。

“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希望你不是在脑袋发热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蔡院长点起一根烟,说道:

“为什么国内的绝大多数老板,分明赚了很多钱,却舍不得投入研发,永远都在赚没有技术含量的钱?

因为研发实在是太烧钱了,而且是一个无底洞,再多的钱都不够。

最让人绝望的是,在研发的过程中,失败是永远的主旋律,成功才是偶尔的恩赐,这意味着你花了无数的钱,最终可能是颗粒无收。

国外的科研开发,大多都是几个大财团共同承担成本。

而国内的大老板,有些只想赚容易的钱,把心思花在营销上,有些意识到了技术的重要性,但舍不得花钱买失败,就永远不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想着吃第二口。

这样的结果就是很稳,没什么风险,利润很高。但是自己的命运,永远都掌握在别人手上。

你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大的可能是血本无归,也有一定的几率成为执牛耳者,你冷静下来好好想想。”

陈飞扬说道:“不用想了,我肯定会成功的。”

蔡院长疑惑地问道:“你信心的来源在哪里,莫非你已经掌握了核心的技术?”

“没有,我知道趋势,但我水平一般。让我去搞研发,肯定完蛋。”

“那你还这么确定会成功?”

“因为我不怕失败,有的是钱去填窟窿。”

“你是印钞票的?”

“不是,我是来捡钱的。”陈飞扬说道:“你也说了,有些钱很容易赚,只要在合适的时机进入合适的行业,就是在抢钱。

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站在风口上,连猪都能飞起来。

我没有别的本事,就是能掐会算,永远都能站在风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