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添月并不是容城本地人。
她是江浙人,家里的条件非常优越。
她的家族是当地的大族,爷爷曾经是市一级的领导,人脉相当深厚。
她的父母是第一代下海的弄潮儿,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就辞了公职,开始当“倒爷”,十几年下来,积累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财富。
即便在经商氛围浓厚的江浙,身边有钱人扎堆,徐添月的家境依然算是非常优越的。
她的父母从小就在培养她的经商意识。
在她读中学的时候,她的父母就已经给她钱,让她练手了。
现在读了大学,学业压力一下子减轻了,有大把时间利用,给的钱就更多了。
从小到大,徐添月最常听见的一句话就是“有钱了不起啊。”
面对这样酸溜溜的话,她向来都是直接怼脸:“有钱就是了不起。”
她怎么都想不到,居然有这么一天,她也说出这样酸溜溜的话了。
而陈飞扬的回应,比她更霸气。
“对不起,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徐添月气得牙痒痒,但她又不能真的扑上去咬他一口。
这种憋屈的滋味实在难受。
陈飞扬又抛出一个大饼:“做生意嘛,和气生财。我们何必非要斗来斗去,两败俱伤呢,完全可以合作共赢。”
面对土豪,陈飞扬薅羊毛的动作从不手软。
徐添月有些意外:“你是说,我们可以共同开发容城大学的外卖市场?还是说,可以接受我投资,入股你的吃饱了外卖公司。”
共同开发个屁,陈飞扬是准备要一统整个容城的外卖市场,你什么事都没做,还想搭顺风车,美得你。
“你连一天三轮车都没有蹬过,怎么有脸提出这种要求的?”
面对陈飞扬的质问,徐添月不服气地回了一句:“说得好像你蹬过三轮车似的。”
好像蹬三轮和入股,确实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陈飞扬纯粹就是觉得这么长的腿,不蹬三轮可惜。
徐添月又说:“一个公司,生意做得越大,就越需要引入投资,吃独食是不行的。”
陈飞扬当然不是吃独食的人,但是他得看菜下饭啊。
吃饱了最早是叶青芸投的资,如果现在自己又弄徐添月这么一个大美女过去,不好向叶青芸解释啊。
尤其是,自己跟徐添月又没什么关系,鱼肉没吃到就惹一身骚,不是脑子有坑吗?
要从徐添月的兜里捞钱,就得往其他叶青芸和钟一鸣都不知道的项目去。
生意场上有一句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陈飞扬开了这么多分基地,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开分基地也有坏处,就是太费钱了。
“我准备搞一个生产无线通讯设备的企业,我称之为小灵通,你可以理解为手机的替代品……”陈飞扬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小灵通项目,然后问道:“你有没有兴趣?”
这种赚钱的项目,谁会没有兴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