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家教市场(2 / 2)

“我不同意,我拼死拼活,就是为了供你上大学。”王大富说道:“那些人说什么,你不要搭理,只要好好努力,等你学习成绩好了,各方面都比他们强了,他们就不会歧视你了。”

陈飞扬笑而不语。

想得太简单,你比他们强,他们可能无法欺负你,但是依然可以歧视你。

城市歧视农村,大城市歧视小城市,港台歧视大陆,日韩歧视港台,米国歧视全世界。

二十多年后,当国内的经济吊打港台,比肩米国,妨碍他们继续歧视了吗?

有人的地方就有攀比,有攀比就有歧视,这是无法回避的矛盾,不是一句轻飘飘的鸡汤就能解决。

“小花,你是真的对读书不感兴趣,还是因为同学的歧视不想去学校?”陈飞扬问道。

“不想去学校。”

“那你喜欢读书吗?”

“也不是很喜欢,我太笨了,成绩跟不上。”

“你可不笨,就你做生意的脑子,就比同龄人聪明多了,你是学习时间不够,而且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王大富很自责:“都怪我,没有给娃提供安稳的学习环境,每天还要给我帮忙,但是我又没法在学习上帮她的忙。”

陈飞扬说道:“你帮不了,有人能帮啊,有没有想过给小花请人辅导?”

王大富有点蒙。

现在这个年代,教育还没有产业化。中学的老师们想法都纯朴得很,根本没有收钱补课的概念。

有一些零星的家教,但目前容城还没有一个专业的机构把人员组织起来。

现在的模式是单对单,家长到人才市场找人,根本无法辨别对方的教学水平如何。

目前看来,教学效果很一般,并不能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

现在的人根本无法想象到,二十多年后的各种专业培训机构,是怎么研究考题套路,把刷分玩出花的。

资质还可以的人,读不读培训班,差距可能会达到一百多分。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现在没有教育培训的市场呢?

当然不是,如果陈飞扬没记错的话,新东方就是去年11月成立的,目前名气还没彻底打响,容城这边可能都没听说过。

但他们目前闷声发大财,赚的钱让任何一个老师听了,都会目瞪口呆。

陈飞扬下一步就准备进军这个目前还很空旷的市场,现在先试试水,弄一个成功案例出来。

“这样吧,我先去联系一下,介绍一个厉害的家教给小花补补课,咱们先看看效果。”

“哎呀,那真是太谢谢了。”王大富乐得嘴都合不拢。

请家教的钱,对他来说根本不叫事,但他没渠道联系到好的老师啊。

去人才市场碰运气?就他那小学都没毕业的文化水平,分分钟被人上课。

有陈飞扬帮忙,那就没问题了。

陈飞扬在他眼里,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人物。

大学生,有文化,还是学生会主席,说明领导能力强,做生意更是厉害,随随便便就把他的生意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