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强凤困弱龙(1 / 2)

大晋衣冠 河淌里人 1735 字 2021-08-09

良久,庾翼悠悠醒来,双目无神。

“父亲,万州之事,乃将军府绝密,知者甚少,朝廷如何得悉?一定是有人走漏了消息,向朝廷告了密,这个内鬼应该就是左近之人!”

庾爰之环视诸将,目光阴狠。众将领则低头不语,生怕怀疑到自己头上。

唯有殷浩昂首抬眉,一脸镇静。

越是大义凛然的姿态,庾爰之越不敢怀疑他。因为大军纵横这几日,殷浩屡屡献计献策,全力为庾家筹划。

庾翼摆摆手,垂头丧气道:“算了,没有不透风的墙,那么多将佐心知肚明,也怪为父,当时就不应该出此下策,如今落下这个把柄,不该呀!”

殷浩言道:“大人,这次旨意只是算旧账,并未提及大军东进之事,说明朝廷并无异议。或许咱们打出的这两条旗号,正戳中他们的软肋,咱们可不能被他们吓住而畏葸不前。”

“父亲,殷长史说得对,孩儿也正是此意!我就不信,他们能不惜内战让外敌乘隙而入?”

庾翼疲惫的回道:“这你们还看不出来吗?算旧账就是表明了他们的态度,他们对大军东进之事不满,借斥责旧事来逼迫咱们退回荆州。胡人果真趁火打劫,我们将会成为千古罪人!好了,爹有些乏了,众将士先退下吧。”

偌大的帅帐,只剩下父子俩。

庾爰之送走众将,关上门,转身看着庾翼,愣了一愣,忽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父亲形神俱衰,鬓发皆白,在这转身的瞬间苍老了许多,完全没有刚才的精气神。

“爰之,爹不行了,之所以让诸将退下,就是怕他们看到我这副模样,影响士气,动摇军心。现在情势危急,爹在想,圣上下这道旨意,说明他此时已经身不由己。”

庾爰之惊问道:“父亲何以见得?”

庾翼拿出圣旨,解释道:“这道旨意之口吻措辞绝非岳儿本意,依他的性情和对咱们庾家的情谊,绝不会当众下此道让庾家难堪的旨意。这一定是对手的意思,看来这步棋走错了,我们要完了!”

庾爰之却铁了心,决定孤注一掷。

“爹,莫灰心,伯父既然还传信让我们火速东进,肯定有他的理由。以伯父的才智和见识,一定是看到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咱们早一日抵达京师,应该就能争取到最好的结局。”

庾翼苦叹一声,事到如今,还能有什么余地?

“岳儿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下,还是退兵吧,至多是失去权势而已。万一兵戎相见,对庾家就是灭顶之灾!还会殃及无辜百姓,贻害大晋江山的。”

庾爰之断然拒绝,狠狠而起:

“绝不能退兵,现在双方正在你死我活的角力,一旦回师,伯父失去倚仗,更凶多吉少。如果庾家不复存在,为何还要保全他大晋江山!”

眼看日头一点点偏西,仍不见庾冰的消息。

“来人,备銮驾!”

王内侍跑了过来,轻声问道:“陛下,要去哪里?”

“朕去一趟夫子庙学宫,你速速去传旨青溪桥,让庾冰舅舅到学宫见驾!”

“这?”

王内侍犹豫着,似乎很为难。

康帝怒道:“怎么,没听到朕的话吗?”

王内侍战战兢兢道:“陛下,皇后刚刚交代,陛下龙体欠佳不宜出门,奴才不敢奉旨!”

“你这狗才!朕出行,还要皇后允许吗?你糊涂了,朕才是这里的主子。还不快去,当心你的脑袋!”

王内侍还是一动不动,完全没有遵旨的样子。

褚蒜子从外面风风火火的进来,发嗲道:“陛下怎么了?不能动肝火,要心平气和,小心调养才是!内侍去传旨了,可舅舅还是抱病在家,不能奉召。”

康帝手指着王内侍,哆哆嗦嗦。

褚蒜子凤眼一瞪,喝道:“还不退下,在这里惹陛下生气!”

王内侍胆战心惊,如释重负,赶紧退出宫外,连带着一众服侍之人全部诺诺而退。

宫内,只剩下了皇帝与皇后。

“倘若陛下果真要去,臣妾倒有一计,就请陛下即刻下诏,立皇儿司马聃为储,昭告天下,彻底断了庾冰的念想,他也就无计可施了,陛下再去不迟!”

“这样不妥吧,舅舅乃皇兄遗命之首班顾命大臣,这头等大事,不与之相商也不合规矩。皇后,朕前去料想能说服舅舅,让他回心转意。”

褚蒜子冷冷道:“臣妾还是以为不妥,万死不愿陛下涉险。”

康帝彻底明白,他已经被皇后架空了,宫内之人全被她拉拢收买,自己身边一个可用之人都没有。

甭说出这个皇城,就连寝宫怕是都出不去了。

昨天还抱有侥幸,想试探试探,今日担忧果然成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宫内之人全都是她的眼线,绝不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难怪她的所作所为自己浑然不觉,窄榻之乳白色斑痕估计由来已久。

原来自己每日到道宫修仙祈道,她就在寝宫的窄榻上恣意妄为,难怪之前她很起劲,一直撺掇自己,把司马聃白日送至学馆,晚上另行设置别院,安排仆佣照顾。

这寝宫已经成为她的皇朝,她的天下,她俨然已是这里的主宰!

康帝佯装闭目养神,内心翻江倒海,冷汗渗出。酿成今日之状,他犯有不可推卸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