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荷包生祸害(2 / 2)

大晋衣冠 河淌里人 1594 字 2021-08-09

从娶了褚蒜子开始,自己就被她操控,尤其是皇兄驾崩后,他更感到惭愧,受了褚蒜子迷惑,辜负了成皇帝临崩前的嘱托。

不夺官不问罪的承诺不仅抛之脑后,反而将桓温的毛羽折损殆尽。

事到临头,自己的儿子即将登基,要赶紧让他重生羽翼,为司马聃遮风挡雨。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首先是要保护他,可以让他远离这京师漩涡。这样,让他既能发挥所长,为大晋干一番事业,又能有一定的实力。万一将来京师有事,他还能作为朝廷的屏障,作为你的屏障。”

至于具体如何安排,他让司马聃今后私下先和何充商量一下,他老成持重,应该会有定夺。

康帝言罢,只觉腹内一股灼热,像是要燃烧,紧接着浑身火辣辣的,额头大汗淋漓。

“父皇,你怎么了?孩儿去传太医!”

康帝一把拉住,阻止道:“不行,父皇必须要把最后一件事交待完,不想留有遗憾,这件事不说不行……”

“呃、呃、呃!”

康帝表情十分痛苦,用手指着案几上的银盘,司马聃赶紧将里面的冰块舀了一些盛到玉碗,喂着康帝饮了下去。

“最后,父皇还要说说你母后……”

冰水沁人心脾,康帝忽又冷静了下来,至于褚蒜子,康帝欲说还休,担心将褚蒜子的嘴脸揭发出来,会在儿子心里留下阴影,难免被褚蒜子察觉。

依她六亲不认的习性,很有可能对儿子都会不利。

这些年,看起来褚蒜子对司马聃的照料很多,其实回想回想,不是那么回事,否则司马聃也不会动辄就溜到芷宫去玩,应该就是躲着褚蒜子。

世上哪个孩子不喜欢黏着母亲,可司马聃对褚蒜子不这样,他怕她,他不喜欢她。

褚蒜子的精力都放在那张脸上和那双不安分的心上,看来还是不说的好。

此地无声胜有声,其实他不说,司马聃在窗棂外已经听得真真切切,看得明明白白。

“父皇,母后怎么了?”

“你母后她、她。”

康帝突然停下不说了,朝外面努努嘴。

司马聃站起身,悄悄向门口走去。

果然,门外还有自己刚刚站过的窗棂下,王内侍和银儿猫着腰,正在竖着耳朵。

司马聃猛地打开门,王内侍一不留神,跌跌撞撞,摔倒在地。手中的银盘咣啷啷砸在地上,盘中的壶里,水汩汩流了出来。

窗户下的娟儿闻声赶紧蹲在地上,假装在拾掇盆栽。

“太子爷,奴才该死,奴才是想给万岁爷送些冷酒过来,以备不虞。”

王内侍抢先说话,想堵住司马聃的嘴。

“什么都不需要,都给我滚!”

二人吓得抱头鼠窜。

康帝痛苦的挤出一丝笑意,夸赞道:“聃儿就是比父皇有骨气,父皇若早些就能这样,也不至于沦落到现在这副光景。”

得到父皇的肯定,司马聃很高兴。

“不过,聃儿要记住,即便登上九五之尊,贵为君王,但还是离不开这些低贱之人服侍。别小看他们,他们有他们的用处,关键时刻,还能派上大用场。”

司马聃不理解,这些小人物能派什么用场?

“特别是银儿,你要留心,她是父皇从你祖母那里讨过来的。对他们,要学会恩威并用,软硬兼施!”

“嗯,孩儿谨记在心。”

司马聃回道,但是他此刻没有领会,父皇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侍女银儿的出身。

直到后来才明白此番话的深意,银儿不是一般侍女!

“聃儿,父皇无能,治不了国,也管不了家,又未能好好教导你。父皇快不行了,希望你早日亲政,乾纲独断,禁止后宫干政,做一个大晋的明君圣主!”

“孩儿不敢忘记!”

“只可惜父皇将死之时,才明白了这个道理,让他们一个个都被她收买了,对你母后惟命是从。不过父皇也不是一无是处,关键时刻,几个道童还是派上了用场,虽然最终败在了桓温的手里。”

康帝想着想着,还是沉浸在无法挽回的过往之中,暗自垂怜。

正自伤感间,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一直,喊了一声:“不好,童……!”

余话未及出口,便昏了过去。

“父皇!”司马聃痛彻心扉

康帝三年君王生涯,糊涂昏聩,软弱无能,临崩之际,却灵光乍现,做了唯一一件正确明智的决定。

何充和司马聃正是按照这个思路,力主桓温远离京师,给桓温指向了一条人尽其才而又布满荆棘的道路。

这样做,开启了桓温暗潮汹涌却又波澜壮阔的征途,也将大晋引向了跌宕起伏步步惊心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