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夺命桂花糕(2 / 2)

大晋衣冠 河淌里人 1776 字 2021-08-09

“现在想来,肯定是说出了被下毒的真相,但又不敢明说,以免他的儿子一时冲动,抖落出来,我们会如法炮制,所以明皇帝只得选择隐忍。”

“王导死后,成皇帝失去强援,而宗室又衰弱,只有胆小如鼠畏首畏尾的司马昱和无才无德高谈阔论的司马晞。之前倒是有一个司马宗颇有些能耐,所以大哥早早地就借着防卫苏峻不力将其斩杀。”

庾翼这才明白,为何庾亮执意要杀罪不至死的司马宗!

此时,桓温一枝独秀,成皇帝又扶持桓温,还把南康下嫁给他。你要知道,南康原本是属于希儿的。

梁郡城败后,大哥郁郁而终,这和司马衍的冷漠寡情是分不开的,他舍得亲舅舅去死,而选择保护桓温。

可以看出,他对舅家已经没有了渭阳之情,更何况,太后妹妹也撒手西去,这情分更是比江水还要寡淡。

试想,如果桓温强势崛起,司马衍有了依靠,咸康新政再大肆蔓延,国力蒸蒸日上,朝臣依附,民心所向。

成皇帝站稳脚跟,难保他哪一天不清算旧账,到那时,咱们庾家就会被连根拔起,辛苦经营多年的基业将灰飞烟灭。

你想想,咱们能坐以待毙么?所以,只好如法炮制了!所幸,时隔多年,这药水淡了些,却并未失去药性。

庾翼见庾冰描述其弑君的惨事就像聊普通家常一样轻描淡写,内心有些不忍,不禁喟叹道:

“一瓶药水,两度弑君。二哥,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吗?我们这样做值得吗?”

“他司马家若非靠弑君,能篡夺了曹魏的江山吗?你若不弑君,君将灭你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那个儒术盛行愚忠当道的时代。如今,无所谓值不值得,活着才是王道!”

“父亲未卜先知如有神助,完成两次大事后,恰好药水也已用尽。这种药水稀奇之处就在于不留下任何痕迹,只不过,这次可能会遇上些麻烦。”

庾翼紧张道:“什么麻烦?被人发现了,还是圣上察觉了?”

“现在还不好说,应该不会有人发现,因为没留下任何证据!至于岳儿,他和衍儿不同,对舅舅比他爹娘都亲!”

“为何?”

“因为他爹娘所有的心思都在衍儿身上,对他一向疏于疼爱,而我和大哥对他那是百依百顺,溺爱得很。岳儿自幼体弱多病,我们呵护有加,关怀备至。人都是有感情的,这一点在岳儿身上非常明显,他登基,就如同希儿、爰之为帝一样。”

庾翼叹道:“怪不得当初大哥会抛弃衍儿,只带着岳儿回到陶侃的勤王大营,看来那个时候,大哥就有了准备。”

“正是,大哥的心思没有白费,岳儿果然知恩图报,事事都顺着舅舅。这一点,他这辈子都不会改变。只可惜……”

“可惜什么?”

“可惜他圣寿不长,岳儿体质原本就差强人意,登基之后,更是大不如前,尤其是前些日子犯病晕厥后,据太医密报,也呈油尽灯枯之兆。看来,我们庾家很快又要作出抉择了!”

“功高遭忌,权盛被妒,二哥,我有些害怕。实不相瞒,此次北伐前,我就常常从噩梦中惊醒,担心哪一天,真相大白于天下,我们会有灭顶之灾!”

“你怕什么?”庾冰站了起来,直勾勾的看着庾翼。

“你只要调养好身体,给我在朝中作外援,诸事皆有二哥在,挺住!明日一早,我就回京了,很快就会有好消息,到那时,咱们就可以驰然高卧,安枕无忧了!”

荆州刺史衙门,一群僚佐武将正在窃窃私语,刺史病了几日,是否康健,他们一无所知。

但是公子庾爰之却严令诸人不得休沐,照例每日前来衙门值守,还严禁私下议论,搞得人心惶惶,怨声很大。

诸人对庾翼还有几分敬意,治州理政,一向勤勉,而庾爰之既无军功,又无政才,凭着世家大族的贵胄公子而荣任南阳参军。

现在,庾翼患病,他又代行起刺史职权,人心难服。

他们现在议论的倒非刺史的病情,而是殷浩从许昌带回来的军情,就是石遵几万大军从北而来,和石闵合击许昌的那个消息。

“真悬啊!如果不是早一些撤退,大军恐怕已经成为赵人的刀下之鬼了,还是庾将军当机立断。”

“哪啊,回来的几个将领说,他们在一个叫长社的地方遇到几个大汉,告知大军赵人南北夹击的消息,庾将军连忙率大军绕道蜀地撤退,兄弟们才捡回小命!”

“什么大汉?他们怎会这么好心?”

“听说那几位大汉就是追随驸马桓温在北方和胡人征战时的那帮流民,后来听说跟着桓驸马回朝,编入什么辅国军。再后来,辅国军被朝廷裁撤了饷银,无奈之下,又逃回北方谋生了。”

“想不到朝廷如此对待他们,他们竟然还效忠朝廷?”

“呸!你们想得美。我听一个司马说,那些大汉是为了报答桓温的恩情才向大军报信的。只可惜,朝廷没能留住这些猛将之才。”

“哦,原来这次大军侥幸生还是多亏了当初那位白袍蒙面将军!”

“嘘!”

“见过殷长史!”

诸人发现殷浩突然进来,赶紧闭口不语。

他们担心这位刺史大人的爱将会说出他们的悄悄语,而被庾爰之责罚一顿。

其实,殷浩在门外已经停留了一会,听到了军士们的谈话,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