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兄弟夜掉包(2 / 2)

大晋衣冠 河淌里人 1921 字 2021-08-09

“你的命还真大,明枪暗箭都躲过去了,不过你别得意,杀了我,你也活不了多久,褚二爷对付你的办法多得是,要你命的人也多得是。你要是放了我,愿意效忠二爷,我会在二爷面前帮你求情,保你荣华富贵!”

钱大自知无路,他可不想就这样死在这里,色厉内荏,想以退为进。

“似乎是个好主意,可是,我放了你,谁会放过我?谁会放过我的兄弟?”

桓温疾言厉色,冷冷的回道:“中秋夜是你,西固山是你,金陵渡中军剿杀我几十名兄弟,也有你!我凭什么要放过你?放了你,我对得起死去的那些人吗?对得起天地良心吗?今晚,你,只有死!”

“拼……了!”

拼字拖着长长的音,钱大孤注一掷,率先砍来。

桓温大喝一声,抖动手腕,用尽全身力气,带着无穷的仇恨,噗的一声,剑锋透心而出。

钱大还没来得及挣扎,便被穿胸剖腹,血水四溅,一命呼呜。

四更初,二十二具尸首,连同这间正堂,被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桓温带人迅速撤离秋娘弄,交代了手下几句,尔后各奔东西。

而两个时辰前,兰陵春酒肆也燃起了一把大火!

“晴儿,怎么没看见老爷?都快三更了,你去看看,还在不在书房?”南康三人约莫二更过后,才回到府中。

自打上次和桓温争吵过一次,好一阵子夫妻没有同房了。今儿出门前,桓温告诉她,腿伤复发,难以下地,准备打发桓冲去递交辞呈。

南康一想,看来桓温还是同意了自己的提议。

她的心里略微舒坦了一些,想问问腿伤的情况。一会,晴儿来报,说书房烛火还亮着,老爷还在读书。

“奇了怪,官都辞了,还这么用功干啥?腿伤得怎么样,你问他了吗?”

“问了,不过老爷好像很不耐烦,只是嗯啊嗯啊的说了两句,便不再言语了。”

南康噗嗤笑道:“好啊,小心眼的男人,还在和我怄气!”

“大哥,你怎么现在才回来,发生什么事了?”

三更刚过,桓温才回到书房,桓冲迎面焦急的问道。

桓温嘘了一声,吩咐道:“什么都别说,赶紧回你自己房中,要装作你一直都在,我也一直都在。”

桓冲又问:“咦,我一直竖着耳朵,咋没听到你叫门声?”

“少啰嗦,明天跟你说!”

桓冲不敢再问,刚才他一直假扮桓温在书房内读书,见大哥神秘兮兮的表情,于是赶紧悄悄回到自己房中,装作打鼾的样子,却一夜不敢入睡。

“公主,算了吧,三老爷也睡下了,还打着鼾,你就别去问了!”

南康叹道:“好吧,是老爷不肯告诉我,所以我想问问桓冲,辞呈到底递上去了没有?算了,明日再问,你也回去睡吧。”

晴儿应了一声便离开了。

次日一大早,晴儿就忙着择菜淘米,张罗着做饭。来到院中,就听见嗒嗒的声音,连忙过来请安。

“老爷,你昨夜三更都还没睡,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咦,怎么还拄着拐杖?”

桓温闻言先是一惊,接着暗自庆幸,敷衍道:“老爷腿疼痛好几天,下不了地,这不,去年的拐终于派上用场了。”

幸好,昨晚的事情瞒过了南康主仆二人。

皇帝寝宫内,褚蒜子粉面含怒,恼道:“好大的胆子,分明就是虚报军功,欺瞒朝廷,愚弄圣上!”

“谁说不是啊,姐!庾家少报阵亡,多报斩杀,万州府库空虚,城内几无蜀人,更别提什么府库粮草了!如果不是虚报军功,那就是他们私自侵吞,这得是多大的一笔资财。”

褚建琢磨着庾家到底贪污了多少饷银,一脸的嫉妒。他刚从荆州劳师回来,直接来到宫里禀报所见所闻。

褚蒜子暂停愤怒,疑问道:“这些内情,你们从而得知?”

褚华咧嘴笑道:“姐,这就是我们此次劳师的意外之喜。殷浩主动向我们示好,若非他的暗示,我们不可能知悉。”

原来,自万州去年被夺之后,李广便迁走了城内的一切,还加固了城防,城内留下的都是军士和防城器械。

而在此次庾翼攻破万州之前,蜀兵早就顺着一条密道撤走了。

殷浩!

褚蒜子心想,还真是意外的惊喜。

褚建也帮腔说道:“姐,庾翼在荆州经营多年,树大根深,税赋钱粮恣意支配,吏属任免独断专行。军政官员仰其鼻息,沆瀣一气,再这样下去,荆州就成了庾家的荆州了。现在他又荣升征西大将军,恐怕过不了两年,就连江州和芜湖都要被他染指。”

褚华配合褚建,兄弟俩一唱一和。

“最可忧的是,庾翼还有意培植其长子庾爰之,结交文臣武将,大有将来承袭荆州军政大权之势。”

这一点出乎褚蒜子的所料,她深感庾家的压力越来越大。

庾家两兄弟一个文一个武,一个掌朝权,一个掌军权。一个在京师坐镇,一个在大州辅翼,要想扳倒他们,估计并非一朝之功,看来自己必须要借力打力!

想起借力,褚蒜子自然而然浮现出殷浩的模样。

当初还在芜湖时,他俩曾见过一面,尤其是褚裒,对殷浩更是赞赏有加,被他的言谈所折服,称之为难得之才。

可这样的人才至今还是白衣领职,足见庾家兄弟的吝啬和刻薄,不过这对褚家是个好机会。

越是被压榨,积怨就越深,反抗的意识就越强,哪怕脸上还是云淡风轻的神色,心里肯定已经翻江倒海。这时候,自己只要稍加提携,给出一点点的甜头,殷浩必定会感恩戴德。

褚蒜子坚信,她父亲褚裒说得对,殷浩是个人物,他孤身隐伏荆州边陲,却能睁眼看天下,准确判断出风向所在。

而且,殷浩先属郗鉴,再属陶侃,后投奔庾家,如今又向褚家示好,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也在苦苦寻找机会,寻找能让他一展抱负,能带给他更大更广的舞台。

褚蒜子相信,自己提供的舞台足够宽广,足够宏达,一定能把识时务的殷浩吸引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