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尸解乘风去(2 / 2)

大晋衣冠 河淌里人 1765 字 2021-08-09

不待芷岸回答,也不待皇帝醒来,桓温疯了一般冲出了西堂。

几名弟兄跟在身后,桓温狠命抽打着驭风马,任凭冷风刺面,任凭寒叶纷落,泪水由滚烫转为冰冷,顺着双颊飞落。

他一路狂奔,一边回忆着那日句曲山上的一幕:

那个满脸肉坑长相瘆人的道童,就是因为服食了颍川士子炼制的药液所致。葛洪怕被怪罪,起初还想隐瞒,在仙长追问之下,说出了真相。

原来葛洪出山诊病之时,并未嘱托那个人炼药,都是他自作主张。

仙长非常气恼,但隐忍不发,待童儿服了猛药昏睡之后,便让葛洪带路,来到了抱朴峰,要清理山门。

不料,那个神秘的颍川士子好像预感到了危险,已经不辞而别,下山了。

仙长还担心他带着毒物到外面害人,葛洪却打消了师父的疑虑。

他解释说,从江北岸回来后,得知了一切,便将那人所炼制的丹丸悉数焚毁,连同还未成丹的汤液,并派两个道童将其看押起来。

谁知那人早有预谋,偷偷用小陶瓷瓶藏起了满满一瓶汤液。在一个晚上,乘道童熟睡之际,他割断绳索,绑缚住道童,然后将石室内一凹处藏匿的小陶瓷瓶拿走,连夜下山去了。

搜遍了他所居住的洞穴,什么都没发现,除了塞在石缝中一把蒙尘的扇子。

桓温当时打断了他,惊问扇子在哪?

道童递过扇子,桓温展开一看,除了做工稍稍考究一些,也没什么特别的。但是,惹人注目的是,扇面上书写着四个遒劲大字—颍川子牙!

笔走龙蛇,呼之欲出,应该是名家高手的笔迹。

桓温被这四个字勾住了,写得太潇洒飘逸了,这个字迹,好像和乌衣巷中的王羲之有几分神似。

颍川应该是他的籍贯,子牙是什么意思?桓温默默念叨,随手放下了扇子。

子牙?子牙?姜子牙!难道说颍川士人有姜子牙的德行?此人够狂傲的!

姜子牙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辅佐姬昌建立霸业,又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

他一个逃亡之人敢以姜太师自况,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葛洪原本还想下山去追,可惜为时已晚,估计那小陶瓶的剂量也不会贻害旁人,也就作罢了。

还有,仙长半年前曾见过颍川士子的面相,当时就知道他心气郁结,怀有刻骨仇恨,活在世上的时日也不会太多。

道童痊愈之后,果然说出了真相。

那人炼制的药锅,用料比往常更多,炼制时间更长,已经超出金丹数倍的用量。

葛洪自觉无颜再呆在句曲山,便远走高飞,南下南海西樵山,修道去了。

走之前,他将那个病症记录在他的医书《肘后备急方》里,还向仙长讨要钩吻花的药方,说要留于后世之人,以作借鉴,被仙长拒绝了。

“驾驾驾!”

三里一走马,一里一扬鞭,必须要在天黑前赶到句曲山,见到老仙长,只有他或许还能救皇帝。

桓温一路念叨,一路祈祷。老

仙长,你可一定要在山上,切莫出去云游治病了,大晋的皇帝需要你妙手回春。救他一人,等于救黎庶万人啊!

桓温满脑子都是老仙长的仙风道骨,他还清晰的记得老仙长后来的回忆!

“葛洪走后,贫道对那颍川士子盗走的小陶瓶一直无法释怀,担心不知何人又要遭殃。自那以后,贫道便一直栽种此花,就等着有一天有人来求医问药,可这一等就是十八年。

贫道想,那人早已过世了,抑或那药水要么毁损,要么失去了药性。所以,这花儿,明年也就不种了。”

“贫道之所以拒绝葛洪,因为这药方既能救人,也能害人。所以,贫道就不外传了,让它随着贫道一起离开吧!”

额头的汗水被迎面而来的冷风吹打,转瞬间变得冰冷。桓温无暇感受,匆匆打马上山。

“施主,你怎么来了?”

那个满脸肉坑的道童看到桓温等人上山,一心欢喜却又一脸惊愕,迎过来问道。

“童儿,我是来找老仙长的,请他下山救人。”桓温顾不上见礼,直奔主题。

“施主是说又有人被毒药所害?那毒药重出江湖了?”

“是的,刻不容缓,仙长安在?”

“施主,你来晚了,仙长已经去了。”

桓温急道:“去了?去哪了?再远我也要找到他!”

“施主,请随我来。”

道童领着桓温等人来到熟悉的院子里,进入正堂。

那张琴案还端端正正摆放在正中,仿佛仙翁刚刚摆弄过。

再看榻上,摆列着仙长的道袍,缠腿的白布,还有袜子、衣物等,一切都是仙长睡时的模样。

只可惜,袍下空空,仙长不见了!

——————————————————————————

今天是2021辛丑大年初一,坚持更新两章,以慰一路陪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