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虾蟹浮于水(1 / 2)

大晋衣冠 河淌里人 1839 字 2021-08-09

“真是废物!十几个兄弟围攻一个人,还让他给跑了。”

一处大宅院的书房中,透出亮光,一个身影手舞足蹈,狠狠的骂道。

“是啊,谁能想到那小子远离战场多年,身手还那么敏捷骁勇。他一个人就杀了十个好汉。”

另一个身影出现了,两个人在书房里窃窃私语。

“对了,这帮人是什么来头,不会露出什么蛛丝马迹吧?皇帝当廷震怒,已经下旨严查了,千万别让他们露出马脚。”

“爹尽管放心,他们都是圈外之人。说白了,就是一伙白籍雇工,不愿种地,又不愿受军纪约束的一群亡命之徒。”

老子忧心忡忡,儿子却非常笃定。

因为白籍雇工并不知道父子俩的身份,而且事先连刺杀的目标是谁都不知道,都是线人钱大联络的,即便暴露了,也与爷俩无关。

“那其他关节呢,都打通了没有?”

“各个关口,我们都设计好了充足的理由。而且是两线齐发,迷惑官府,绝对没人会怀疑到我们头上。这一点,双方都没有争议,谁要是泄露,都逃不了。”

“那就好,那就好。毕竟,姓桓的是大伙共同的敌人,没人愿意他活着。”

年轻人奉承道:“孩儿越来越佩服了,还是爹有远见,早早就打起了主意,熟谙规矩之外的力量。这一点,伯父怎么就没想到呢?”

“是他们步步紧逼,把我们逼到了悬崖。要不是人财两失,爹也不会在京师冒这个险。不过也好,给他一个血的教训,教他今后不要再逼人太甚。”

中年男子举起手臂,指着年轻人又吩咐道:

“你也不能大意,得空去告诉那个钱大,不能露出丝毫破绽。那两个活口千万不能让官府擒获,必要之时,可以把他们干掉,死人才不会说话。”

“孩儿明日就去办!”

桓温中秋夜遇袭,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京城。

尚书令何充,尚书仆射庾冰,司马昱司马晞兄弟,还有吴王夫妇都亲临探望,嘘寒问暖,而桓温却一直昏迷。

贵客们放下丰厚的礼品,叹息一声回去了。

又过了三日,桓温才悠悠醒转。成帝得知后,亲自来到桓府探视。

“陛下,臣大概已经知道他们的身份!”

桓温还很虚弱,急着就要禀报:“臣弟桓冲说,有一个死者,上臂刺有文身,那图案臣见过。”

“你见过?在哪?”成帝急吼吼问道。

“陛下还记得前些日子被官府射杀的那五名雇工吗?臣当时到现场勘察,隐隐记得,其中一人的手臂上也有一模一样的图案。由此可见,他们是一伙的,或者说同属于一个帮派。”

成帝惊问道:“雇工?他们是豪门大族的雇工,难道此事和那些门族也有关系?”

“这个,臣不敢断言,或许没有掺入,他们纯属是报复。清查庄园,臣冲在前面。他们失去了生计,失去了居所,失去了安稳的日子,因而才袭击臣以泄私愤。”

桓温犹豫了片刻,又道:“这些也合情合理,不过,其中也有值得深思的地方。”

“爱卿不要有顾虑,但说无妨。”

“臣的行踪他们好像摸得一清二楚,早早就埋伏在臣回府的必经之路,此乃第一件怪事。其二就是中军,每日二更左右,巡夜的官兵并没有出现。”

皇帝的鼓舞,桓温才敢说出心中的疑惑,因为里面可能要牵扯到皇室中人。

成帝明白了桓温的担忧所在,为此,他也问过司马晞,而司马晞却回禀说纯属偶然。

因为当晚是中秋,当值的几个兵士贪饮了几杯,醉酒误事,忘记了巡夜之事。武陵王很气愤,把误事的几个兵士都斩了。

成帝基本上接受了这个说法,他相信,司马晞不会欺君,也没必要欺君,哪有王爷胳膊肘往外拐的?

他把疑点又集中到了妹妹南康的身上,问道:“至于回府的必经之路,倒是个疑点。南康,你们回府的路线还有谁知道?”

“皇兄,我们每次都是走这条路的呀,府里的奴仆家丁全知道,妹妹那些玩伴也都清楚,这有什么奇怪的?”

“那朕问你,你当晚为何没有一起回来?”

“这?这?”

南康心里一怔,她望着桓温,言语吞吐。

桓温也曾问过同一个问题,可南康似乎并不愿意说,敷衍搪塞了几句,对付过去。

此刻,出了大事,面对皇帝的责问,她才坦承说是和表兄庾希,还有褚华他们一道赏月游玩去了,因为贪玩才误了时辰。

说完,南康不住的哽咽:“皇兄,他们从头到尾都在,直到三更结束才回府,他们不会和此事有关的。”

桓温此时想通了,那晚自己又搅了那几位玄学名士的雅兴,南康非常恼怒,结果,接到晴儿的一封信后,又美滋滋的出去了。

原来,那封信是庾希送来的,背后还有褚华。

成帝逼问道:“那他们为何要悄悄塞纸条给你,就不能光明正大一点?”

“表哥那是担心驸马因为之前什么梁郡城的过节而怀恨在心,他怕尴尬,所以才单独约我出去。我呢,也是很久没有见到他们了。表哥也是好心,知道乌衣巷的那帮人疏远了我,这么做是为了安慰我嘛!”

南康话里话外在为表哥庾希辩解。

“陛下,南康所言,还有武陵王所说都有理由,而且都很合理。或许真的是巧合,现在贸然下定论说他二人有嫌疑,还为时尚早。臣不想猜疑他们,臣想的是那帮歹人。”

成帝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