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愁肠百千结(2 / 2)

大晋衣冠 河淌里人 1736 字 2021-08-09

“与其把命运系于别人之手,还不如自己把握。譬如桓将军,不也是如此吗?没有手下那帮兄弟效命,不是挽救了两次几欲丧命的王导,征北将军这顶桂冠能落到你的头上?”

桓温发现,慕容俊的口才真是厉害!

“世子殿下言之有理!不过,北地向来是部族林立,政局动荡,大晋身处南方,和鲜卑没有利益冲突,却有共同的利益追求,完全可以和睦相处。”

桓温摆出了善意,同时提醒说,石虎一山难容二虎,况三虎乎?建议慕容俊务必把大晋的殷殷好意转呈燕王。

慕容俊不想再谈了,桓温的话,或者说庾亮开出的条件,打动不了他!

“这样吧,桓将军,你在此稍候。本世子这就着人寻找父王,等他来定夺,或许父王会赞同将军的提议。桓将军暂且先委屈一下,就呆在这院中,不要轻易外出,以防被石虎的眼线看到而坏了大事。”

慕容俊不容分说,起身离开了。

“来人,给贵客准备上好的点心,任何人不得打搅。”说罢,转身出去了。

“有劳世子,桓某静候佳音!”

桓温也站起来,转过身拱手相送。

一个人独处厅房,心里惴惴不安,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等待。

进城前,他不敢确信,现在的鲜卑人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空气中似乎弥漫着异样的味道。

他也不知慕容俊说的是真是假,要是慕容恪就好了,至少还能听到实情。

小心驶得万年船,所幸的是,他只带了五个卫士入城,其余人留在城外隐蔽在密林中,等待自己的消息。

“是他,果真是他!”婉儿霎时间芳泪暗涌,滚落桃腮。

“他叫桓温,不叫元子。他是大晋将军,不是游侠剑客。”

婉儿看见慕容俊出来,赶紧溜到院门后的石柱子旁,猫着身子藏了起来,怕被大哥发现。

慕容俊走到院门前,轻哼了一句:“晋人真是幼稚,事到如今还来做说客,自己送上门来,就由不得你喽!”

婉儿一听,花容失色,接着又听到慕容俊吩咐守卫严加看守,绝对不能让他逃出去。

婉儿此时明白了,父兄密谋之事和大晋有关,否则不会扣留他们的将军,而桓温竟然毫不知情,恰逢其会而已。

今日清晨,她还听说来了临漳的使者,父兄午后就转而将兵锋对准大晋。

事情已经清楚了,父兄和临漳妥协了!

桓温还心存侥幸,听慕容俊的语气,他们似乎还没有勾结,庾亮的提议说不准鲜卑人会认真考虑。

即便不同意,只要能不和大晋为敌,对梁郡城下的困局而言,也是好事。

正在思索间,听到背后有轻轻的脚步声,他心中一惊,猛地回头,喝道:“是谁?”

慕容婉儿已经站到他面前,傻傻的看着他。

“婉儿,是你!”

慕容婉儿的担心变成了无情的现实,久违的元子大哥被软禁了,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父兄将会如何处置他,自己一点心里准备也没有。

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上前两步,紧紧地抱住了桓温,不肯松手,生怕会失去他!

“父王,桓温已被孩儿哄住,他还在等父王应允他们的提议呢!”慕容俊来到燕王的书房,两个弟弟侍立左右。

慕容俊的计划让燕王进退维谷,他本意并不想与大晋为敌,之所以父子四人齐聚兖州,不过是被石虎许下的承诺迷住了心窍。

桓温对石虎的分析,和自己的观点相差无二。可惜的是,现在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开弓没有回头箭。

如果庾亮的提议来得早一点,他不是不想考虑,毕竟,晋人的条件很有吸引力。

“恪儿,垂儿,你们以为该当如何呀?”

燕王反问次子和三子的意见,而慕容俊却接过话头。

“父王,庾亮所言不能轻信,他是身陷绝境时的自保之举。此人乃晋帝的舅舅,靠着妹妹之尊攀上高位,实则平庸无能之辈。”

庾亮的草包无能,赵人石聪知道,鲜卑人也知道,令人啼笑皆非!

“再者,远水解不了近渴,万一惹恼石虎,庾亮是不会顾及咱们死活的,他只会选择逃之夭夭。孩儿以为,咱们不如扣下桓温,断庾亮后路,讨石虎欢心,早日实现鲜卑建国的宏图。”

慕容恪此时尚不知桓温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是那个义字为先的元子兄,但他十分清楚慕容俊的心思。

早日出兵帮石虎拿下徐州,就可以马上建国,而他自然而然就从世子摇身一变,成为燕国的太子。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符合鲜卑人的长远考虑,他心里很不满,再次规劝燕王,如果是那样,就彻底开罪了晋人,势不两立。

今后石虎要是反悔,对鲜卑人发兵,晋人绝不会出手相助的。所以,既要实现建国大业,也要学会在夹缝中生存,把握形势,懂得制衡之道,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慕容恪的思路和慕容俊截然相反,一阴一阳,一长谋一短虑。

燕王没有言语,因为两个儿子的秉性就是如此。

一个是嫡长子,一个是内心钟爱的次子,他不想让他们因意见不同而产生隔阂。

他又看了看幼子,幼子的意见基本介于两位哥哥中间。

果然,慕容垂没有让他失望,眉头顿时舒展开来。

“父王,两个哥哥都有道理,孩儿倒是有一个左右逢源之计,不如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