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振翅钗头凤(1 / 2)

大晋衣冠 河淌里人 1674 字 2021-08-09

一年多的牢狱之灾,换做常人应该是面容憔悴,目光呆滞,甚至是形销骨立,孱弱不堪。

再看桓秘,反倒神采奕奕,面白脂肥,看样子,比在家里活得还滋润。

这时,他还没往深处想,或者说,以他的道行,想不到那么深远!

“去去去,看什么呢,没一点正形。”

桓秘笑着解释起事情的经过。

后来州府知道他和山脚下的凶杀案无关,或许是弥补吧,就不再用刑了,也不用干活,天天饱食终日。

这不,得知他是征北将军的弟弟后,这两顿,顿顿大鱼大肉,燕鲍鱼翅,好吃好喝的伺候,都快养成肥猪了。

一家人高兴的大笑了起来,这热情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

桓秘留给桓温的第二个离奇之处就是,他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健谈了,都开朗活泼了。

以前,他和桓温之间一天可能也没有三句话!

管家桓平长期给别人家帮工,为孔氏赚点家用,一直不住在茅屋中。

兄弟三人久别重逢,把酒言欢。

孔氏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桓温不仅捎来不少银钱,再也不用为五斗米而犯愁,而且明日举家就将迁往京师,过起宅院生活,可以堂堂正正做人,平平安安生活。

这样的日子,两年多前朝廷就应该给他们!

饭后,兄弟仨陪孔氏聊天,一直到很晚。桓温本身也没打算回城,他要在茅屋里度过最后一个晚上,明天开始,茅屋就要荒废了。

人去屋空,留下的,只有伤心的记忆!

深夜,桓温辗转反侧,点起油灯,摸摸索索掏出一封信。

“大哥还不睡,你在看什么?”

“这是圣上转交的温峤叔叔给我的信!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读起来费解,听起来却别有深意。温叔叔用心良苦,他是要提醒我如何立身处世,但又不便说得太明白。”

“来,让我也看看。”桓冲饶有兴致,接过信吟诵起来。

独不见蜻蜓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白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不知有五尺童子,正调饴胶丝,加之四仞之竿上,身死为蝼蚁所食。

独不见黄雀乎?俯啄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

不知有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以其为猎物。

……

“大哥,温叔叔似乎在说我们家这些年的遭遇,哪怕我们不对别人造成伤害,也会成为他们的目标。况且,大哥现在举朝扬名,更会遭致他们的嫉恨,也成为他们挟弹摄丸的目标。”

“冲儿聪明,这正是温叔叔的警示之语。”

温峤用生动的事例告诉桓温,蜻蜓和黄雀,与世无争,只求温饱,还是要被人捕杀,原因不仅仅是他人的凶残,也是因为它们的弱小。

乱世之中,要做就要做苍鹰,磨砺羽翼,搏击长空,振翅而飞入云端,俯冲而直扑公子王孙!

次日一早,两人要北上,三人要南下。

兄弟二人拜辞老母和桓秘,洒泪而别,直向滁州而去。

“二哥这次回来,总觉得怪怪的。”桓冲还在回忆昨天的事情。

“怎么个怪法?”

“以前在宣城,爹还在的时候,他对你就不冷不热。现在对你嘘寒问暖热情得很,昨晚晚饭时,他是又斟酒又夹菜,好像换了个人。”

“可能是牢狱呆久了,重获自由,心情高兴,觉得还是亲情最珍贵,兄弟最贴心。一家人哪有什么可疑的,别瞎琢磨!”

桓温此时惦记着赶紧北上,不想再深究此事。

“哦,知道了。”

桓冲对桓温尊崇无比,言听计从,也就不再多想,兄弟二人并驾齐驱,战马撒蹄而去。

自此,桓冲跟着桓温,披肝沥胆,转战南北,既轰轰烈烈,又可歌可泣。

其实,桓温只是安慰桓冲,自己忍不住也多想了一些。

因为沈劲刚刚也说了一桩怪事。

队伍回到了滁州城,沈劲第一件事就是按照桓温的吩咐去牢中探望桓秘,结果桓秘竟然不在牢中。

狱卒说前一天就出狱了,而那时,朝廷赦免的圣旨刚刚发出!

队伍开拔,浩浩荡荡向北而去。刚走出几里地,突然,桓温想起了一桩事情。

他拨转马头径往南城奔去,沈劲留下桓冲,带着几十名兄弟紧紧追去。

穿街走巷,七拐八弯,桓温在一处店铺前停了下来,顿时吸引住了附近的商贩摊主还有百姓们,他们奔涌过来,围观这支威风凛凛的骑兵。

有人眼尖,马上就认出了桓温他们的身份。

“哟!这不是白袍蒙面英雄吗,怎么会到这爿小小的店铺,要采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