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把酒问厚薄(2 / 2)

大晋衣冠 河淌里人 1758 字 2021-08-09

燕王当堂撒谎,唬住了石虎,反正没有人知道慕容恪的下落,先敷衍着,能拖到什么时候就拖到什么时候,搞得石虎也无可奈何。

随后,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秦王抿了一口酒,安慰道:“老兄尽管放心,大胆和他干。据悉此次王导又率兵北伐,大将军此刻绝对不敢开罪于你,他还等着我们和他共同退敌呢!想想大将军也真是的,每次都让咱们两家送命,岂有此理。”

秦王挑唆燕王,希望他出头对抗石虎。

而燕王也故作试探,愤愤道:“现在他倒是无暇顾及,可战后呢?难保大将军不会旧事重提,逼我交出小女。”

“战后?”秦王很不屑。

“这一战至少也得十天半月吧!皇帝已经停灵七日,再加上晋军路上耽搁的时间,估计不到战后就已经下葬。落葬之日就是太子登基之时,岂能再容他猖狂!”

“那是自然,朝中谁人不知,他们兄弟势如水火,冰炭不容。”

燕王毫不避讳,继而又低低问道:“秦王老弟,你说大将军凭他的军功,凭他的威望,真能甘心臣服太子?难道他就没有一点想法?”

苻健嘿嘿笑道:“慕容老兄这是在套我的话,是不是?”

“岂敢岂敢!不过,我想这个问题也是贤弟想要问我的。今日,咱们借着酒兴,就开诚布公聊一聊,反正也没别人在场,不怕有人奏报,如何?”

苻健会心一笑,慷慨放言:

“也罢,石勒有胸襟,知道体恤咱们两家异姓王,那么,大赵还是大赵。如今他龙驭上宾,太子还算仁厚,我们两家还应该携手辅佐,否则,大赵就不是大赵!”

两人会意,粲然一笑。

酒过三巡,二人酒劲上涌,话题扯得更开了,越聊越透,但都是借酒盖脸,其实内心清醒得很,这就是高深之人的生存之道。

“慕容老兄,我可听说,你们鲜卑人这两年是厉兵秣马,枕戈待旦,热闹得很啊!”苻健探询道。

“哪里哪里,燕地北寒,人少马瘦,岂能和老弟的秦地相比。我也听说你们在雍城有不少动作,还和成汉的蜀人发生了争执,劫夺了他们不少粮草。”

消息这么快就传到了鲜卑人的耳朵里,让秦王措手不及,他模棱两可,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燕王又道:“我记得,秦地和燕地风俗相同,应该是以牛羊为主食,不知要那么多粮食作甚?”

嘿嘿嘿!

嘿嘿嘿!

“咱兄弟俩彼此彼此,大家心知肚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最后,两位异姓王酹酒于地,口头皆为同盟,同进同退,共甘共苦,连为一体,和石虎周旋!

“臣愿得精兵十万,横行于匈奴之中!”

五百多年前,樊哙的这句豪言壮语曾令大汉朝堂动容,如今,用在王导身上最为贴切不过。

自渡过淮河,六万大军兵分两路,相互策应。一路斜插入梁郡,一路直上徐州和郗鉴会师。赵人仿佛是被吓破了胆,一触即溃。

晋人势如破竹,见佛杀佛,见人杀人,那叫一个痛快!

王导没有被唾手可得的胜利冲昏头脑,两年前的那场贪功冒进,差点葬身北地,一去不返。

他没有忘记那时的伤疤,一路上不停派出游骑探查,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这一次,情势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亲家翁,赵人果然是树倒猢狲散,死了石勒,守城的赵人郡兵就像被扒皮抽筋一样丧失战力,一蹶不振!”

王导信马缓行,悠然的看着郗鉴。

这一次,又是司马晞为副,他笑得非常地爽朗。

时日今日,徐州以北的赵人营垒已全部拔除,眼下,大军又在围攻梁郡,一切照计划行事。

那些参战的秦人倒是表现不俗,一开始打得很猛,不过在大军包抄之下,他们只好草草退兵,梁郡城池指日可下。

这一次,大军歼寇雠,夺失土,大长朝廷威风,大长晋人士气,成帝一定会龙颜大悦。形势喜人,司马晞焉能不兴奋!

郗鉴没有他们乐观,忧心忡忡的说道:“太傅,王爷,几日征战下来,赵人确实反常,我总觉得个中另有玄机。”

纵然这句话煞风景,他还是建议召回挺近陈留的前锋大军,稳扎稳打为宜,不可冒进。

借此,大军也好暂时休整一下,毕竟,和秦人交战,也折损了七千人马。

司马晞闻言,嘴角稍扬,带有轻蔑的口气,非常不屑。

从目前掌握的消息来看,赵人的主力都在黄河以北。而且,黄河风大浪急,石虎大军要想渡河,恐怕还要费些周折。

此刻正是完成皇帝交待的收复黄河之南故地的大好时机,大军应该乘胜追击,岂能浅尝辄止?

王导是主帅,对郗鉴的主张颇为不满,但不得不顾及郗鉴的面子,而且徐州城也派出了两万精兵,还是要稍微折中一下。

“武陵王,郗鉴大人所言不无道理,这样,前锋原地待命,相机行事,但梁郡要加强攻城,争取两日之内拿下。如此,对朝廷也有个交代。”

郗鉴摇头叹息,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暗想王太傅虽然汲取了上次的教训,有所收敛,但骨子里还是贪功。

夺取北方的失土哪能这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