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祸来各自飞(2 / 2)

大晋衣冠 河淌里人 1618 字 2021-08-09

慷慨道:“禀太后,东城危殆,臣责无旁贷,愿亲自领兵出城和叛军死战,护二宫周全。”

言罢,抖擞精神,大步流星而出。

时光不等人,他一刻也不想再耽搁!

庾亮走后,太后仍忐忑不安,吩咐宫女:“去看看皇帝醒了吗,若还精神,就到卫府来议事。”

王导心里却在飞速思考,如何把南城断桥之事说得周全!

昨日午后,宣城太守桓彝率兵五千来至城南十里外扎营,派人四处打探情况,得知城内无恙,便要求入城守卫。

守军验明无误后,准备开启城门,结果被乌衣巷的一名家丁发现,声称叛军狡诈,须等太傅首肯,方可放行。

等王允之带着王导的指令来到后,韩晃也率兵突然来至城南,二话不说,直接冲入宣城兵营前,大打出手。

两军酣战之时,王导来到城楼,命令守军严密防守朱雀桥,并派水军在秦淮河畔待命,一旦叛军得胜,即刻毁掉朱雀桥。

当时一名中军校尉质疑道:“桥毁了,宣城兵没有进城的退路,有可能遭遇不测,如何向朝廷交待?”

周围全是中军将士,齐齐望着他,王导大义凛然道:

“朝廷命本太傅防守南城,本太傅亲口立誓,誓与南城共存亡,绝不会让叛军一兵一卒进入南城。二宫安危,于本太傅而言,重于泰山!”

两军兵力相当,然战力相去甚远,苦战一个多时辰,桓彝不敌,宣城兵开始溃败了。

王导别出心裁,忽令守军开城,大张旗鼓要放宣城兵入城。不料青州兵加快速度,想一道混入城中。

王导见势不妙,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在水下的军士迅速动手。

只听轰隆一声,桓彝抬头一看,眼前的朱雀桥轰然倒塌,宽宽的秦淮河横亘在他和朱雀门之间。

桓彝无奈,只得率残兵败退南下,叛军掉头追赶。一路上,桓彝有意走走停停,拖着韩晃渐渐远离京城。

南城无虞,王导心头巨石落地,眼望着两支军马慢慢消失在视线中,一阵快意涌来,通体舒畅。

他立于城楼,指着西南方的聚宝山,轻轻喟叹。

那里有王家经营多年的庄园、土地还有粮仓,如果叛军进来,很有可能毁于一旦,而叛军还会经过乌衣巷,飞蝗过后,残垣断壁啊!

“允之,你爹可有消息?”

“有,爹说你的信他收到了,会依计行事。”

“好,这一回让他插翅难逃!”王导眼前顿时浮现出一幕幕场景,那正是自己想看到的!

“为何要毁掉朱雀桥,桓爱卿断了退路,太傅可曾想过?”

这时,成帝在内侍搀扶下来至卫府,急切的问道。

王导将前后情形描述一遍,重点奏报了自己如何冒险要迎接桓彝入城,而韩晃狡猾,青州兵试图浑水摸鱼夺取朱雀门的经过,无奈之下,才效仿当初温峤为抵抗沈充叛军的毁桥之举。

“陛下,臣也痛心疾首,眼睁睁看着桓太守落败而逃,可是没办法,朝廷拨给南城的兵力只有两千人,杯水车薪,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呀!”

王导边说边抹泪,面容悲戚,不能自已。

成帝猜出庾亮的用心,暗讽道:“竟有这等事!庾爱卿这样做太缺乏远见了吧。也罢,毁桥实属无奈之举,太傅处置得体。”

“启禀陛下,西城来报,温峤两万大军距离西城不足三十里,城下叛军得知消息,尚在困兽犹斗。”

“好!”成帝喜形于色,突然又问道:“等等,江州援兵到了,荆州呢,可有消息?”

成帝很纳闷,这两日怎么一直没有听到陶侃的行程。

“荆州?”王内侍想了想,确凿言道:“启禀陛下,勤王之诏中并无荆州!”

“不可能!”成帝噌一下从座上跳起来,怒道。

“朕明明交待过尚书令,荆州兵强马壮,乃平叛中坚,中流砥柱。他,他竟敢欺瞒朕,好大的胆子!庾亮现在何处?”

成帝愤怒之下,直呼其名讳。

庾太后和王导也面面相觑,都不相信庾亮敢阳奉阴违,温峤要是能打败叛军,还则罢了。若是不敌,那岂不是酿成滔天大祸!

王导规劝道:“陛下,庾大人出东城迎敌去了,现在追究他不是时候,还是赶紧补发旨意,令人再送荆州。”

“王内侍速去拟旨,兵部曹派快马送往荆州,一刻也不得耽搁!”成帝怒气冲天,恨死了庾亮。

余怒未消之际,侍卫领着一名浑身是血的中军将佐慌慌张张来至门口,大哭道:“陛下,东城门失守,叛军已入城,请陛下快作准备。”

“庾亮呢?”

“他,他自个儿先跑了!”

天塌了!庾太后一口气没接上来,昏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