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看向墙壁上的第一幅剑图,是一个穿着铠甲的男人正在平直地刺出长剑。看起来很小的人,雕刻得却是栩栩如生,包含着极其深奥的意境。
当方圆将心神彻底沉入其中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副剑图要活过来了一般,方圆好像深入了剑图内部的世界,剑图也不再局限于表面的这样一动不动,而是变作了一名剑客在不停地挥舞着长剑,最终归为平直一剑刺出,拥有着无穷威能。
深入剑图,也只是能看出这一式剑招的招式,对于体内该如何运行真元线路方圆并不知道,这也是他需要参悟的。将一式剑招的运行方式参悟出来,才能掌握这一剑,从而熟能生巧将之变为自己的东西。
人体的经脉太多了,如果以肉身去演练剑招的话,不知道要费到何年何月,所以参悟就是在脑海之中演练招式。
一个密闭的空间之中,方圆手中握着长剑,开始模仿第一副剑图的招式。先是以普通的身体带动剑招,不使用一丝真元,首先要将剑招演练熟悉,才能更好的参悟真元运行。
将剑招练得无比熟练之后,方圆开始模拟使用真元,只要以真元辅助,方圆就能将剑招变得威力巨大,但是威力究竟能有多么大,这就是参悟的意义。
将之参悟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极限,从而再给剑招定性品级。像这样必须靠自己来参悟的剑招,每个人与每个人的悟性不同,可能相同的招式最后的威力效果会天差地别。
方圆在此驻足整整七天时间,才缓缓睁开了眼睛。
抽出含光剑,调动一丝真元,方圆按照剑图挥出第一式剑招,最后化为平直的一刺,刺向了空中,一道剑气飞射而出,方圆满意地点点头。
经过七天的参悟,他终于模拟出了一条最为契合剑招的真元在经脉中运行的线路,这与他创造战技,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不过是有人提供了招数罢了。
而第一招,也成功达到了灵级上品的程度,看似平凡的一剑,却是无数剑道精华的融汇,化繁为简之后刺出,表现出的力量契合天道,发挥出的威力甚在剑气之印上。
剑气之印的强大与否,取决于方圆自身究竟有多么强大,他的剑道感悟在同境之中可谓顶尖,所以剑气长河才能有那么强的威力。而他刚刚参悟出来的剑招强大与否,取决于他能借用多少的天地力量。
两者都是由自身调动天地再去发动攻击,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立意完全不同。
在他参悟剑招的时间内,曾有一人来到此处,不过他没有和章承扬一样对方圆出手,只是站在了方圆的旁边领悟石壁上的内容。最后不得真谛又不愿如方圆这般浪费时间,便就此离去了。
方圆得知时间的不易,所以简单的将第一招演练几遍后,又看向了第二幅剑图。
还是按照第一副剑图的参悟方式,首先将剑招演练熟悉,而在经脉运行线路上,方圆首先照搬了第一招的运行方式,之后再进行一点点的改良。
既然十三幅剑图为同一门剑技,那么它们的运行方式虽然大有不同,却也是有着参考价值的。由套用第一式的经脉运行,最后改到面目全非完全变成另一种运行方式,方圆只用了四天时间。
万事开头难,第一招已经开了先河,后面的总是要简单一些。
不过这是对于第二招第三招来说,否则一些人也不可能穷极一生都参悟不了灵级上品战技了。一门战技是开头难,前几招又简单一些,而越向后,修炼的难度比开头还要难数倍。
“嗯?”方圆暂停了参悟,经过一个月的时间,他现在已经参悟到了第七招,不过他却发现了第七招与之前不同的地方,还有之前的秘密。
他自认为已经达到了剑法所能达到的极限,也就是与创造战技的本人差不多的程度,那么经脉运行不说完全相同,相似却是肯定的。
他开始从第一式剑招演练,仔细观察真元在经脉之中的运行,一直演练到第六招,啧啧称奇发出了赞叹:“竟能将真元在经脉的运行与古字相结合,实乃奇人也。”
前六式每一式的经脉运行线路,居然隐隐形成一个古字,不得不说主人的才华横溢,将剑技的名字隐匿在了剑招之中。
这六个字分别是“造玄一字剑成”,既为剑技之名,又是剑诀之名,因为十三幅剑图可拆可合,可为一门战技,亦可是独一存活的一字剑诀。
“造字诀”为剑招起始,看似平平无奇的刺剑,却可化为万千玄妙,让人防不胜防。最后的“成字诀”,一道剑光通天彻地,调动无穷天地威力,剑之光辉欲湮灭一切,至此过后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