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海眼
艳阳高招,波光潋滟,倒映汇通祠外墙那一抹颜色极正的祖国红越发地端庄大气。
这汇通祠位于什刹海后北岸一处草木葱茏的小岛上。虽然北靠终日里车水马龙的二环,南临夜夜笙歌游人如织的后海,但始终不失一份大隐隐于市的从容。
此时正殿中,正传来阵阵抑扬顿挫鲜明的男子京腔。细听之下,极高频率的语速,却未改此人谈吐之时的字正腔圆。
“至于这什刹海之所以叫“什刹海”,还得从这个“刹”字说起。这个“刹”是“宝刹”两个字的缩写。那宝刹是什么呢?宝刹就是庙——因为此水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得名什刹海。
各位亲此刻所在的汇通祠,旧称法华寺,又称镇水观音庵——便是什刹海四周十座佛寺中最最最重要的一座——这位亲您可能要问了,为什么这座镇水观音庵在什刹海四周十座佛寺中是最最最重要的一座呢?这事还得大明初年“朱元璋梦遇龙王姚广孝剑镇海眼”这事说起——”
郭动看着这个叫任义导游说起后海古老传说时滔滔不绝的样子。他知道自己这次导游肯定找对人了。
郭动,一名二十岁出头的在校大学生。世居北京小羊圈胡同,也就是老舍先生名著《四世同堂》中的故事发生地。所以他绝对算得上特别根正苗红的北京土著。
作为根正苗红的北京土著,郭动身上也有着北京人特有的热情与厚道。
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前几日,他在给汉语工作办公室旗下某语言学校做义工时,跟来自于五湖四海外国友人一来二去成了朋友。
是朋友就得好好招待!于是乎,他便决定带着这些自己新交下的洋哥们儿洋姐们儿,趁着周末天好,来后海和南锣鼓巷见识见识。
“——在把孽龙锁起来后,二军师姚广孝犯难了。他想来想去,最后想了一个辄,干脆把孽龙给锁在这什刹海的海眼里。然后同时除了派镇水兽看守这孽龙之外,又在此地修了这座镇水观音庵镇来镇压孽龙——”
“讲完神话传说,咱们再来聊聊历史。各位都知道大运河吧,其实这什刹海其实在元朝时曾是位于大运河最北端的一个漕运码头。话说,在元朝忽必烈当皇帝时,有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究天人的大学问家叫郭守敬——”
见自己请来的这位叫任义的义务导游越侃越兴奋,郭动估计他的讲解一时半会儿肯定完不了。便干脆走出汇通祠的正殿,漫步行到水边上透透气。
水边上有一座人物雕像。此人便是导演任义口中哪位学究天人的郭守敬。
“咦,郭,你跟这个塑像长得好像啊?”不知何时,某名对郭动颇有好感的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佳人安娜尾随着郭动也走到了水边。
“哦?
郭动抬起头看了一眼眼前的郭守敬像。发现此公的确跟自己有几分相似。想起家里老人似乎说过自己家祖上便是此人,他不由心中一动。
“哎呦——”
“郭,你怎么了?”
“没,没什么?”
也不知是否自己的幻觉,就在郭动刚才将目光投向郭守敬的瞬间,他胸口悬挂的那块玉坠瞬间一下子变得灼-热异常,然后又迅速恢复了平常的温度——时光匆匆,白驹过隙,不觉夜又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