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子原本笑嘻嘻地等着收加倍的赏钱呢!
毕竟在小黑子看来,一户人家有一个人能够考中举人,那都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天大喜事。
而现在,就这么一个小包厢里竟然出了两个举人老爷,而且排名都不低,更有一个是五魁首之一,这便是双倍的喜事、双倍的荣耀啊!
至于还有两人没考上,遗憾落榜,小黑子根本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毕竟举人可是出了名的难考,要不怎么总说“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呢?
小黑子在这醉春轩做了好几年工了,这种事情见多了,能考上的也就一百多个人,多的是落榜的考生。
而这一家人四个考生考上了两个,百分之五十的比例,已经是逆天的高了!
然而让小黑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家子的反应非常的不同寻常。
他还没有受到报喜的喜钱,甚至连个小脸也没得到,就率先被人给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李氏真的是要发疯了。
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没有考中?!
要是平常没有考中,李氏也不会像现在这般的在意,甚至还会安慰失意的儿子,让他放宽心,下一届再考便是。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大房、二房和三房的孩子都参加同一届的乡试,结果大房和二房都考中了,偏偏把他们三房给撇下了。
老天爷为何总是如此的不公!
李氏刚嫁人的时候就喜欢跟人比较自家的男人。
明明她嫁
的也是顾家的儿子,可偏偏她丈夫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能够一路读书考到了首都,当大官、赚大钱,她家男人却不过是乡间普普通通一个泥腿子。
李氏换着花样各种折腾,最后绝望的发现自家男人也就这点子出息了,于是李氏机智地转移目标,把攀比的方式放到了自家儿子身上。
大房那边不但一路升官,还一举得男,看的李氏眼热的很。还好同样留在乡下的二房的陈桂花,虽然比她早怀孕,但只生了一个赔钱的丫头片子。
李氏仿佛一下子找到了人生目标,铆足了劲儿想赶在陈桂花的前面生个男娃。
最后果然还是让她得偿所愿了。她率先生下了顾珩嘉,但由于怀着孕还一直在干活、生了孩子一天后也立马下地干活的缘故,之后她再也没有怀上过。
李氏只得顾珩嘉这一个独苗苗,当然倾尽全部的精力和财力,想要把儿子培养成第二个“顾大顺”。
顾珩嘉也如同她所期盼的那样,进了扬州城最好的书院,一路顺风顺水考上了秀才。
这次乡试放榜,三房人的下一代都有参加科考,本该是她儿子的高光时刻。
可没想到却得到个这个结果。
大房的顾珩琰能考中也就罢了。毕竟家学渊源摆在哪里,大房的顾大顺本身就是科举的胜利者,在洛阳城当大官,他的两个儿子在洛阳上最好的学堂,请着最好的西席,能考上才是常态。
三房和大房
的差距实在是太过遥远,这些年来李氏对大房有羡慕、有嫉妒,但不会有“恨”。
可二房就不一样了。
二房和三房都远远比不上大房,都滞留在乡下看老宅,又都只有一个男娃,两个男娃子又年龄相仿,自然而然的,两家人就会攀比起来。
大多数时候,李氏都能压过陈桂花一头。
毕竟她儿子就是聪慧,就是懂事,就是听话。考上扬州城最好的书院不说,每天也都在认认真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