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开国之路,行国之运(中)(1 / 2)

是,陛下!

户部尚书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心中细细品味,想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瞬间眼前一亮,躬身行礼臣服的说道:陛下思虑周全,高瞻远瞩,此乃我大秦王朝之神人也,自陛下登基以来就解决了制约我朝发展的诸多问题!

而在另一侧的赵高听到户部尚书的一番称赞之词,也是心同此理地点了点头,旋即献媚地说道:吾皇乃是金龙降世,岂能是一般人可以想与之媲美的?陛下所颁布的政策例律,乃是经过研精致思,岂是我等能思虑到的?陛下英明!

说罢,只见赵高行跪拜大礼。

陛下英明!

一时间,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是行此大礼,异口同声地说道,场面尤为壮观。

王朝建立之初,农业与经济问题是一直困扰朝廷与百姓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等重大问题,大臣门起于晨曦,休于晦暝,绞尽脑汁地想尽一切措施,可终究还是无济于事,但嬴政早朝之时所制定地政策例律,经嬴政的一番解释并加以说明,顿时让这些大臣恍然大悟,修建关路的这个想法,不仅可以让关路变得四通八达,畅通无阻,更重要地是,关路的完善更能够让大秦百姓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当真是两全其美,百利而无一害!

此时此刻,朝堂之中,文武百官再一次地轻言轻语地互相交谈着。

而这一次的交谈与刚才有所不同,文武百官的双眸之中流露出钦佩之色,脸上更是显露着肯定地神色,每一位皆是心折首肯。

想不到这龙椅之上正襟危坐的帝王青年,竟是这般年轻有为,文武百官不得不心悦诚服!

如果说刚才的臣服,是迫于君臣之礼,但现在,他们是真正地被嬴政的才能与胆识所折服。

大臣之中,一个浑厚地声音说道:启禀陛下,臣有事启奏!

爱卿请讲!嬴政淡淡地说道。

陛下,我朝经济问题得以解决,但这兴办学堂,鼓励大秦子女读书一事,宛如这山岭阻挡隔绝!

启奏的正是户部尚书,对于兴办学堂,鼓励大秦百姓读书的这一举措,他是喜忧参半,欣喜地是当今陛下肯重视文化教育层面,而忧虑地则是大秦百姓人数颇多,想要彻底实行,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嗯?嬴政轻轻地说道。

只见户部尚书毕恭毕敬地在嬴政面前行礼,随即说道:启禀陛下,据臣所调查,我大秦王朝人口已有五千万,其中九成乃是目不识丁,陛下提出的这一条例律虽好,但若想真正施行起来,恐怕实属不易。

大秦人口众多,绝大部分的百姓大字不识几个,更别说是让其腹为笥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