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中来(1 / 1)

时间布 刘殿学 378 字 2021-07-25

白儒生从俄罗斯往内地倒钢材,五年里,少说也有几百万!一个在团场开“东方红”的土农工,也能赚这么多钱!去年,他突然金盆洗手,生意不做,说想当作家,写书。

其实,白儒生想当作家,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二十年前,还在连里当民办教师时就写,一直笔耕不辍。听说,上个月写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军垦题材。反映马勺子人当年跟随王震将军,西出阳关,来到祖国大西北,战风沙,斗严寒,用一代人的青春和热血,在茫茫大戈壁滩上创作出生命和绿洲的故事。素材十分丰富,事迹也很动人。第一稿写完后,二十八万字,寄到出版社。白儒生十拿九稳会立刻引起潇条了十多年的中国文坛一阵不小的轰动。可是,翘首期盼半年,那编辑发昏,又给他退了回来。

白儒生气得骂了声奶奶的,随即装了三千块,亲自去出版社。出版社同意出。但是。必须是自费,一万两万,都得自己掏,书印出来,自己拉走,出版社穷,不留一本。

白儒生说,行,只要能出出来。

有了钱,就什么都快,合同签了还不到五个月,出版社就通知白儒生找车拉书。

书拉回来了,白儒生两层小楼,上上下下放得满满的。书放在家里不行,要有读者,要有社会效益。

于是,靠近的人家,送,路远的亲戚,寄。马勺子镇基本达到人手一册。

几个月过去了,那些个看了书的人,他妈屁不出一个,作为生平第一部长篇的作者,心里是何想法

就在白作家心里又气又闷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读者从老家河南寄来一个封信,信写得很长,大牛皮纸包装塞得鼓鼓的。白儒生心里十分激动,等了近半年,才等来知音一个。他迫不及待地拆开纸包,里边不是信,是一块长长的布,放开来,布里还裹着一张小纸条:

“亲爱的白叔叔,我是乡下的一名中学生,我爸从村里领来一本你写的书,他不识字,要我一定看完,说是村长发的。我看完了你的写书,不知说什么,心里就想送你一样礼物。送什么好呢?还是送我奶奶的裹脚布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