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想赚钱?不构建商业网络可不行(1 / 2)

虽然一些大臣谏言不可降元,但张士诚哪里肯听,已经派出使者向元朝廷请降了。

转眼间苏州城又要成为元朝的领土,这在一些士子中引起种种波澜。但读书人在当时的地位很低,有记载说,大元制典,人有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儒是略胜叫花子一等的臭老九。

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踏进大都北京后,由于鄙薄知识、鄙薄文化、鄙薄知识分子的政策,而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历史学家们就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皇朝像元末那样,有那么多读书人主动投寇附贼,涌进农民造反的队伍。

所以,反元的张士诚曾经激发了苏州士子们的热情。然而,此时张士诚又要归顺元朝廷。这消息像一个惊雷在这些士子们的心中炸开了。苏州几个属县的知识分子也都云集而来请命,想改变张士诚的决定。这群地位低下的人有这么大的能量吗?毕竟他们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妈了个巴子,几个臭书生也给老子捣乱。”

结果,这群士子在张士诚卫队的驱赶下一哄而散。

元朝廷在杭州的兵部尚书完颜给张士诚送来了印信。张士诚本想在和杭州元朝廷官员在招降事宜的谈判中多得些好处,结果却是一厢情愿。原因很简单,方国珍已经兵临昆山城下,而张士诚此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所以张士诚被剥了个干干净净,他本希望被授予“吴王”的官职称谓,没想到被元官毫不留情地回绝了,只是被授予了“太尉”的官职。张士诚很无奈地接受了元朝廷的安排,得到了兵部尚书完颜给他带来的象征权力的太尉之印。

于是,苏州城墙上写着“诚王”的旗帜被缓缓降下,接着升起了“元太尉”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