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沈万三决定在前面再加上“大元”两个字,虽然元朝已经腐朽不堪,但在当时国际上普遍承认的还是元朝。所以,“大元沈记商号”诞生了,不仅插满下南洋经商的商船上,而且在南洋各地也陆续建立起了分号。
童叟无欺的沈万三凭着诚信逐渐在南洋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人们只要一听是“大元沈记商号”的东西,就会毫不犹豫地买自己需要的商品,从不用担心什么质量问题。
就这样,沈万三占据着南洋市场的大部分份额,牢牢地把握着市场的主动权,他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大。他所赚取的财富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明史研究专家认为,沈万三的财富积累在元代便已完成,他的财富起于“农”,而繁于“商”,是一个地道的大地主兼商人。他是土地经营起家,辗转贸易发家。
所以,富起来的沈万三通过“通番”,将内地的纺织品、瓷器等运往国外,而回船进口大量的珍宝、香料和药材,从中赚取巨额差价。而元朝的政策总体上是鼓励中外贸易的,沈万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暴富”,从而造就了一个传奇。
在《金瓶梅》里,潘金莲嚷嚷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应天的沈万三,北京的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意思是说,任何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正像应天沈万三有名气,北京枯柳树有影子,想要掩盖也掩盖不了。这句话在当时应该像现在的网络流行语一样十分流行,所以被潘金莲一再引用。
沈万三从一个贫困农家小伙,成长为一个富可敌国的阔佬,是普通百姓心目中的致富典型。他的发家之道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如今在南京、苏州两地,谈及沈万三,普通老百姓同样耳熟能详,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