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注重人文气息的全新创意(1 / 2)

张士诚被困在城内,心里很不爽,他不想就这样被围而死,所以多次率兵突围,结果都被朱元璋的军队挡了回去。突围无望的他只好坚守,决定做最后一搏。

再说朱元璋,他虽然把张士诚的军队都圈在了苏州城,但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围苏州城已经五六个月了,但还是未能前进一步。虽然张士诚的军队士气一天不如一天,但朱元璋还是不愿意打这种消耗战。毕竟夜长梦多,他想尽快拿下苏州城,以便实现自己坐拥天下的梦想。

所以,朱元璋多次派人去劝降,但张士诚不再像上次归降元朝那样痛苦,这次就是被打死也不举手投降。结果换来了朱元璋更加猛烈的进攻。

苏州城再富,也架不住大军的围困,结果,近十个月下来,本来富庶繁华的苏州简直成了一座死城,这个曾是人间天堂的美丽城市现在成了人间地狱。

城内粮草已尽,百姓只能以老鼠、草根、树皮为食。物以稀为贵,连让人看着都恶心的老鼠也卖到了百钱。城内的树皮草根也被挖掘一空。严重缺乏营养的城内百姓个个面黄肌瘦。

虽然有苏州富户的支持,但却买不到粮食。张士诚看着和自己一同受苦的百姓,心里难受至极。他想起《史记》里记载项羽的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既生瑜,何生亮”真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士兵的箭用尽了,便用屋瓦投射朱元璋的军队。张士诚为有这样的兵将而骄傲,但曾经不可一世的他开始灰心失望,因为他知道到了这步田地,苏州城破是早晚的事情。

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初八,苏州城被打开了一个缺口,朱元璋的军队蜂拥而入,攻入了苏州城,张士诚率领他的卫队展开巷战抵抗,宁死也不投降。最终,张士诚被俘,押往了应天。

朱元璋看张士诚也算一个人才,所以还想招降,以便为己所用。但阶下囚张士诚对朱元璋的问话不加理会,反而破口大骂。因为从张士德在应天屈死的那一天起,张士诚就把朱元璋当成了今生最大的敌人。张士诚对敌人只有满腔的仇恨和怒火,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化敌为友这个词语。

面对宁死不降的张士诚,朱元璋毫无办法,只好命令手下的卫士以乱棍打死张士诚。当时张士诚47岁。

张士诚的败亡在沈万三的预料之中,但出乎意料的是败亡得太快了,本以为有自己和苏州富豪的援助,能抵抗个三五年的。结果不到一年就败在了朱元璋的手中。

可以说,沈万三在苏州的靠山彻底倒了。他必须寻找新的靠山,他相信自己手中金钱的力量。只有有钱,再傍一条粗壮的大腿不是什么难事。

朱元璋在建立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后,削陈平张,发展的势头很猛。普天之下,数他的势力最强,夺取元朝的江山只是个时间问题。所以要找靠山非朱元璋莫属。记得上次沈万用纪功碑和一席拍马屁的话把张士诚哄得心花怒放。这次,面对朱元璋,他该怎么办呢?这套把戏还行得通吗?沈万三决定打亲情牌,毕竟他和朱元璋还有拜把子兄弟那么一层关系。

在应天的朱元璋被文臣武将簇拥着,更加神气。他还是很给沈万三面子的,用盛大的场面欢迎这位拜把子兄弟。

“朱老弟,混得不赖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沈万三套着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