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胜败在于敢与不敢(1 / 2)

沈万三接着有转了几家店,情况大同小异。他心中有底了,这些被起义军吓破胆的商人虽然竞相低价抛出,但价钱还有回旋的余地。如今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店铺是否值得买进,还有就是是否到了买进的最好时机。

转悠半天的沈万三有些累了,便来到路旁的一家茶馆歇息。不管什么时候,茶馆都是最热闹的地方。因为茶馆本来就是人们闲聊的去处,整日里忙碌于名利的南来北往之客都不免到这里讨杯茶喝。

茶馆里有说书、唱戏文的。为了享受这种充分的自在,四方的茶客都乐意到这里小坐片刻,不分你我,尽情畅谈。当然,闲聊的同时,也不断地交流着各处的商业信息。

在这种地方没准还可以探听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于是沈万三索性坐了下来,端起茶杯,吹了吹浮在水上的茶叶,品起味来。

以往,这里还会有一些达官贵人,如今,这里只剩下些身上没多少钱的人了,因为有钱的人都已经逃出城避难去了。

在沈万三邻桌旁的两位老者这样谈论着。

甲:听说苏北的张士诚已经打到了常熟,近日就要来攻打苏州?

乙:你咋还把这当新闻啊?现在苏州城外已经有盐民的不少探子了,他们铁定是要吃掉苏州城的。

甲:他在苏北做他的王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跑到苏州来呢?

乙:在这乱世,谁不想占更多的肥沃土地啊。徐寿辉占湖广,建天完政权;方国珍占据浙江,靠海上做海盗。安徽的朱元璋现已经攻占集庆,大有向江南挺进的势头。张士诚如果要再不到江南来抢地盘,就只能在苏北那种穷地方当个穷皇帝了。你想想,有肥肉摆在眼前,谁还愿意喝汤啊。

听到朱元璋已经攻占集庆的消息后,沈万三打心眼儿里为这个拜把子兄弟高兴,他也饶有兴趣地问了一句:“那苏州城里的商人为什么这么惊慌啊?”

这二人上下打量了沈万三一番,道:“小伙子,看你也应该是个富家子弟吧,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像这种‘国家大事’也应该关心关心。”

“二老教训的对,小生是有些孤陋寡闻了。”

老者乙继续说:“张士诚,原名张九四,就是一个贩卖私盐的。这群盐民本来就是一伙村野之夫。起事后在苏北杀人无数,苏州这地方的百姓,难免要害怕了。”

在沈万三的印象中,张士诚还不是太坏,可知人知面不知心,毕竟他和张士诚也只有一面之缘。于是,他又问:“张士诚的部队攻占苏州后,真的会烧杀抢掠吗?”

老者乙笑笑,道:“这就要看天意了,如果他们只是路过这里,烧杀抢掠肯定是免不了。但是如果他们把苏州作为根据地,那你说他们还会祸害这个城市吗?”

这位老者也真有点意思,说了半天等于没说,张士诚来苏州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他也不知道,毕竟,他也不少张士诚肚子里的蛔虫。不过,对这件事能看得这么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应该是一位真正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