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书中也有经商之道。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粟”这句话一直回荡在沈万三的耳边,他一定要搞明白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他一直以商人自诩,竟然不知道这么经典的话出自何方,真是羞煞人也。
经过没日没夜的跋涉,沈万三怀里揣着那个破瓷碗,终于在这一年的岁末看到了自家的大门,不由得感叹到:回家了。他好像一个常年在外的游子,终于落叶归根一样,扒着自家的大门一顿大哭。
父母和弟弟看到他的这幅尊荣,还以为他被打劫了,一再追问伤着哪里没有。后来看到沈万三没有少胳膊少腿,浑身上下没什么大碍,这才放下心来。
而沈万三想想半年前离家时自己多么风光,可如今……真是羞愧难当、一言难尽,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泪又不禁流了下来。
“你的苏伞呢?我的那八百两银子呢?”
作为失败者,沈万三已经无脸面对家人了,所以,他没回答这些问题,而是把自己关在屋里,任凭父母喊破嗓子也不作任何的回应。
“爹,不会出问题吧,要不咱破门吧。”
“败家,把门弄坏,你修吗?你哥八成是赔了个精光,这又不是第一次,让他冷静冷静吧。”
真是知子莫若父,就这样,沈万三的耳根子终于清静了下来。
沈万三把自己反锁在屋里,整整两天没有出家门,他回想着自己这次非同寻常的经历,回味着老头的话,出神地看着那个破瓷碗。
“聚宝盆”,这是自己这次远行唯一的收获,自己的事业才刚刚起步,这点挫折不算什么,因为自己就是那打不垮、踩不扁、压不弯,勇往直前、血拼到底的铁豆子。
想到这里,沈万三像变了个人似的,又精神抖擞了。接下来有两件事要做,一、给“聚宝盆”找个合适的位置,让它时时鞭策自己;二、在书中多学学经商之道。
说干就干,他在第三天早上捧着“聚宝盆”来到了家中的厅堂内,并把它放在了正中的桌子上,还跪拜施礼,像膜拜神灵似的。
看着儿子在厅堂三跪九拜的背影,沈佑纳闷了:这个臭小子莫不是看破红尘,要皈依佛门?可家里也没有释迦牟尼佛像啊。
走近后才发现儿子在拜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一个破瓷碗。沈佑和沈母看着儿子的怪异行为疑惑不解。这孩子难道烧坏了脑子,怎么无缘无故地拜起破瓷碗来了。
“万三,你拜个破瓷碗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