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几个时辰,产房的大门终于开了,不知是谁开口说的“母子平安,恭喜王妃,顺利产下世子!”这下引的众人纷纷恭喜之声不绝。
陶夫人也是头一个进去见自己女儿的,见陶矜柔虽神色萎靡,不过却是满脸的幸福,陶夫人先握着她的手,道欣慰和辛苦,才看到自己的外长孙,看着粉嫩的人儿,陶夫人这才欣慰的长吁一口气。
正直越州府海寇被破的消息传来,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蓝承羡这般不惜冒险,为大安拿下首次对海寇的大胜,而楚王府传来消息,王妃诞下世子,这可算是吉兆了。
不仅有太上皇、王太后的旨意,元兴皇帝让正宫李皇后亲自出宫来看望楚王妃,太上皇亲自给楚王世子起名为蓝延新,这个尊荣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享受的,王太后更多的是对于楚王妃的奖赏。
李皇后带着元兴皇帝的圣旨,亲赐自己的刚生下的侄儿为楚王世子,爵位暂封为武南郡王,这算得上整个大安王朝到目前为止第二受到如此殊荣的宗室了,前面一个既是东安亲王父子。
这下京城有名头的权贵俱是向着楚王道喜,如果说太上皇的赐名和元兴皇帝亲自赐赏爵位和礼品,都不算荣宠至极的话,那么就没有人更加能做的到,明眼都看的出,不仅是太上皇看重,元兴皇帝也是极为重视的,这两代皇帝的看重,不仅可保他一世的富贵,还有可能惠及后代啊,楚王府又一次在京城权贵面前展示了什么叫皇亲至贵。
大安祖制在皇帝的圣旨面前还是算不得什么,本来蓝承羡的儿子按照规矩,本应该是宗室国公,离宗室郡王差了一级的,不过当代的皇帝如果愿意,甚至可以封为亲王,不过看皇帝自己的喜好。
此举虽是不尊祖制,可太宗皇帝就开始破例了,元兴皇帝此举就更加没有人敢有什么异议了,而且郡王爵位是他们皇家自己的事情,外臣不敢议,而剩下的宗室要么是韬光养晦的,要么就是老好人,大部分宗室因为牵连去年的宫难,分支已经空无一人了,所以也不会提出异议了。
从京城出发的报喜队伍,一路走到了越州府,是楚王妃陶矜柔亲自派的人来的,不过蓝承羡接到的消息更早,在越州府大摆宴席,不仅是庆祝大败海寇,还有就是他做父亲了,迎接世子的到来。
蓝承羡自然不是小气吝啬之人,因为降下世子的缘故,所有参战的人,俱是赏赐翻倍,宴请了和他亲近的人,还有这些士兵和校尉们,当天蓝承羡就喝高了,因为是人生头一次,比起他成婚当日的感觉又是有所不同。
与越州府不同的是,江南总督府接到消息,也开始装扮起了,虽然蓝承羡不在这里,可范子亮还是做主,在总督府内以蓝承羡的名义摆下宴席,而从京城而来的报喜队伍先是看到了总督府的盛况,江南有头有脸的官吏,望族世家,富庶商人,一齐来祝贺,那奇珍异宝就像不要钱一般,一车车往总督府送,造就了江南一地从未出现的景象,还没有哪家有喜事有如此盛况呢。
接着报喜队伍第二日才离开临江城,前往越州府,蓝承羡也准备开始整理后续的事情,越州市舶司需要有人接手,而且市舶税革新也是要提上日程了,最重要的是,防备海寇们的报复,如果可以,蓝承羡心想着,一定要荡平附近海域上的贼寇,还沿海百姓的一个清净和安全的家乡!
蓝承羡心里惊喜的同时,心里的胆子也是加重了许多,这个未到弱冠之年的年轻王爷,也算是在这个异世有了新的牵挂,留下了念想和新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