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更加骇然的听闻(2 / 2)

大安之王 望天外 1024 字 2020-04-22

来人报了一个众人都是闻之变色的大消息,后定五万铁骑开动,怎么没有预警?没有传来消息?边军的将领呢?大安王朝为了防御后定,在北林府一带筑军事重镇,整个林东行省驻扎了不下十万士兵,就是怕后定有朝一日,起兵复返!

没想到来的这般快,这个消息让在场的大臣和元兴皇帝足足愣了几息的时间,众人才反应过来,元兴皇帝冷静的问起关于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细节,为何五万大军开拨,竟然没人注意?还有人家破城了,边军将士在哪?

得到的回复是,后定的大军是年前就已经布置在了两国边界,随时会动武,而大安的边境却没有防御的工事,所以在北林府城以外的城池,基本就是长驱直入,而各地军事重镇的士兵要驰援,需要时间,元兴皇帝听了大怒,整个林东将近十万士兵,还守不住边境,如何不让他愤怒。

英国公心里也忧心忡忡,自己的儿子就是某一镇的指挥使,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东南沿海的海寇来袭不说,北边又要大起战事了。

在长达一百多年里,太祖太宗皇帝自然不用说,基本都是撵着后定的屁股在打,太宗皇帝直接将后定赶回了老巢,而大安王朝最北边的边界线也就是后定朝人的老巢,那里是定朝的发源之地,太祖皇帝不仅将军队士兵驻守此地,而且奴役了后定朝的所有人,让他们为大安王朝北面的边界筑城墙,扎重镇,为的就是镇压他们这一族,而正北方的游牧族早已被大安的官兵赶到了荒漠里去了,所以北边的最需要防守的就是后定朝的族人了。

不过好景不长,历经景仪两朝,后定朝族人已经不在满足奴隶的身份,开始奋起反抗,再加上有些族人从北边赶了回来,太宗皇帝时期的边界也早就没有了,而且两朝皇帝俱是以怀柔为主,自是一退再退,甚至封赏了后定族人一个名号和土地,让他们修养生息,希望能用这般仁治可以得到他们的归顺。

可是后定这只老狼是养不熟的,就在南边的大安王朝享受着盛世的时光,后定的首领带领着族人慢慢的发展,开始蚕食大安王朝北边的边境,慢慢的后定的实力受到了一定的增长,在安仪宗在位的最后一年,后定朝首领悍然称王,脱离大安王朝的统治,同年举兵进犯大安王朝的北林府边界,当时仪宗皇帝已经年老体弱,面对着这般羞辱,实在无力抵抗,退位给了太子,也就是平庆皇帝,此时的太上皇!

而平庆皇帝上位时已经快到而立之年了,不算太年轻,但总归是年轻的,虽然没有御驾亲征的想法,不过还是调兵遣将,堪堪的将后定的首领打败了,不过大安王朝也为之付出了代价,这一战虽然打得很快,可为了防止后定的再一次入侵,大安王朝在林东行省投入了大量的物资和士兵,至此本来国库就已经不负重堪了,林东一年的军费军饷物资费用就需要将近三成,可是如果不布置这些,那么林东行省就等于暴露在了后定的眼皮子底下,他们只需长驱直入,那么大安王朝那时只能退守关内,也就是离神京城不到三百里的双山关,也是大安王朝京师或者说北边最后的屏障和关隘!

这也是为何平庆皇帝在任时最为担心的就是国库空虚,而元兴皇帝登基后,蓝承羡给他带来的税银收入,才是元兴皇帝最为看重的东西,这也是为何一次盐政革新和土地赋税革新,两位皇帝都空前的一致认同,就是因为国库空虚,能给国库增加收入,他们自然不会拒绝。

可后定朝已经养虎为患了,不知何这二十年期间,后定朝已经可以组织五万骑兵的力量,这可是铁骑,前定朝就是因为有驰骋天下的铁骑,才无往不利一统中原,这时的后定朝又一次开始崛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