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禅让(1 / 2)

大安之王 望天外 1062 字 2020-04-22

这场发生在大安王朝,平庆二十年,癸未年六月初的宫廷政变,终于是落下了帷幕。

这场显得不为严谨,实为闹剧的逼宫行动,最终也在平庆皇帝先得知的情况下,蓝氏皇族的宗室们,不仅没有获得应有的结果,而且被蓝约连盟早早安排的内应,将自己府上闹得天翻地覆,而且最终,平庆皇帝对于这些人也没有手软,参与逼宫的宗室,全部斩首,而且被抄家,妻妾子女为奴为娼,这场显得十分荒唐的宫廷政变也被后来的史学家们称之为“癸未宫难”!

而年初的科举舞弊大案的爆发,被看作为是本次宫难发生的导火索,但似乎宗室们以一种惨烈的代价而告终,而当所有事情都处理结束后,平庆皇帝将自己关在了太庙里,亲自书写了“罪己诏”!

而皇帝下罪己诏代表了他自己失德,可能会是上天对于天子的惩罚,如天灾时,朝廷无法解释这究竟为什么的时候,皇帝会主动站出来揽责任,而大多时候除非真的是天大的灾难时,皇帝才会下此召,以安天下民心。

而人祸方面,还从未有皇帝因为此种事情就要下罪己诏这么离谱的事情,而当“罪己诏”的内容颁布时,所有人才明白过来,原来平庆皇帝并不是说愧对于宗室,而是说愧对于蓝氏皇族的祖先,尤其是太祖皇帝,因为他要请诸多的先祖们饶恕他,他要把祖制改回来,关于宗室们的祖制。

第一条就是将三代而为民的祖制废除,接下来就是关于宗室们可以参与所有事情,不享特殊的权利,而只是简单的同普通百姓一般,可以读书参加科举,可以从军建功,也可以行商,唯一不改的就是,田产是不能允许超过定额!

而规定的不能出两京(神京城、临江城)的规矩自然也就作废了,最后就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结果就是,平庆皇帝在诏书的最后,以因为自己没能安抚住宗室,无德无威,尽失皇家的脸面,也无颜再面对众多大臣,就退让皇位,让太子继位!

这难道是传统吗?要知道平庆帝也是在安仪宗退位之后接手的,不过当时的安仪宗早就行将就木了,而现在的平庆皇帝怎么说也还是中年鼎盛之时,此时就退让,让众多的人也是没有想到,而且太子也太过于年轻了点吧。

一时间掀起了比宗室们造反的消息还要震撼的波澜,而众多大臣也是联袂一起跪在了太庙前,请平庆皇帝出来主持大局,因为太子还是太年轻了,得到的回复是,让太子慢慢熟悉朝政,平庆帝说他可以的。

而让人奇怪的是,太子似乎早就得知了此时,并没有加入到规劝的队伍当中,君臣们再三对峙和妥协下,终于在第七天,以文武柱石为首的首参丁岁安以及英国公唐嵇昱,无法只得先让平庆帝出了太庙,而后迎接新皇登基!

众多的大臣都是劝说,宗室逼宫的祸根其实早就埋下了,并不能怪罪平庆皇帝,而且,他们早已心怀不轨,这种人为的祸事,怎么能全都责怪在皇帝的身上呢?

可惜平庆皇帝心中早就了解了,无论谁来规劝,他都坚持退位,而且在太庙里待了只有几天的平庆皇帝,看上去已经很老了,双鬓的头发竟然全部变成的花白,有如日暮西山的老人一般,让人觉得很是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