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江州之变(1 / 2)

果然,有了廖立的引路,刘瑁的行程大大缩减。

十五日内能达江州的话,最多二十来天就可以回到成都了。

然而,哪个时代都一样,人生不得意者十之八九。事情也并不因为刘瑁的主角光环而事事如意。

江州城门紧闭,刘瑁得不到补给。缺少食物,没了战马,从江州到成都估计还得不少时间呢!

最主要,他亮明了身份,城中守将居然敢不开门,让他非常疑惑。

益州出现重大变故了吗?

“此城何人为守?叫出来与我对话!”刘瑁很生气,大声训斥城上守军无果后,想要与守军首领对话。

“既然你自称公子,且待我回禀将军,你若骗我,定叫你尝尝万箭穿心的滋味。”城上守备的牙将也是被刘瑁骂到火冒三丈。

严颜?!

楼上一个四十岀的将领探岀了头。这个年纪的蜀中将领,刘瑁想不出除了严颜还有谁。

“楼上可是严颜将军?”刘瑁还是保持了足够的冷静。

“三公子?”严颜是认识刘瑁的,作为镇守一方的大将,是需要定期回牧府做汇报的。虽然没多少交集,但终归是认识:“公子缘何在此?”

这两年刘瑁南征北战的威名虽然达不到威震天下的程度,但威震益州却是不可争辩的事实。益州何人不识君?

“严将军,为何锁城?还有,你不是率军驻守鱼复乎?怎会在此?”严颜是守着益州南大门的重要将领,没特别重大的变故是不会轻易调动的。

“回三公子,末将乃一武夫,只懂奉命行事,而不问缘由。江州锁城亦乃奉太守之令,还请公子见谅!”严颜铁骨铮铮,虽然心里觉得将刘瑁拦在城外不妥,但却依然坚守军人的职责。

刘瑁顿时有种秀才遇到兵的无赖感:“吾知将军乃益州名将,亦是当世虎臣。将军深明大义,瑁闻父危,故请名医仲景公西归,为父诊疾,将军阻吾于此,欲陷瑁于不孝乎?”

严颜面露难色,刘瑁知道这话对他很有触动,便接着说:“益州形势已明,众言吾与弟璋争权,然吾一直退避,居南中,东出荆州,平四方之乱,承皇恩领扬州牧,何来争权之说?将军乃统兵大将,以将军看来吾身后这八百精兵可敌益州十万将士乎?”

严颜被刘瑁的句句逼问到无言以对,内心十分纠结,主家事并不是他这种外将能干预的,他只想好好当个将领,为大汉守一境太平。

“公子别说了,颜一介武夫,只知奉命行事。然,却也懂‘百善孝为先’的道理。今日放公子过江州,吾将无颜面对太守及四公子嘱托。”这话让刘瑁心中“咯噔”一下,但观其颜又不象要为难自己的样子,只好继续听下去。

严颜继续说道:“然,公子平南中,占荆南,扫荡扬州群匪早已传遍益州。公子已然成为我益州军中儿郎的楷模!颜有一事相请,公子可愿一试?”

刘瑁:“将军但讲无妨!”

严颜:“听闻公子武艺超凡,可敢与老夫岸上一战?”

刘瑁:“将军这是何意?”

严颜:“公子若胜得某手中长刀,颜及这江中城中三千儿郎从此听从公子调遣,刀山火海决无二话!公子若败,请原路返回罢!”

刘焉病重时,刘璋便以老父身边无人照料为由返还成都,巴郡太守由赵韪代领。而赵韪为了将巴郡兵权把控在自己手中,便将严颜调离鱼复,让他守着江州这个无关紧要的地方。严颜其实早已心生不满,加上刘璋的一些叮嘱让他跟眼前的刘瑁一比。

明显刘瑁更值得他这种直糙的汉子追随!

但他却又不想背上悖主之名,想用这个法子来另投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