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准备出发(1 / 2)

穿越三国做吴王 Cc王 1259 字 2020-03-14

孙权到府衙里看了一下还有一些甲胃的库存,又采购了一些兵器,由于赵云带来的义士人人带马,这无疑为他省下来一笔不小的开销。要知道在这个年代,一匹拉货的劣马也得10金,更何况战马,训练成熟的战马就要30金。

三国时代所使用的“钱”就是这种五铢钱,曹嵩花1亿钱买了个太尉,指的就是1亿枚五铢钱。至于“金”,当时十分稀有,普通人别说揣上几两到处走走,就连见也难得一见,因而其货币流通的功能较低,多以赏赐或储备财富而存在。

汉末的“钱”与现在的人民币如何换算?这可以从购买力的角度去分析。汉桓帝时买1石米大约花50钱,当时的1石是4钧,1钧是30斤,1石就是120斤,这是汉代的“斤”,大约相当于250克,也就是现在的半市斤,推算下来当时的1石相当于现在的30公斤。

也就是说,买1斤米还用不了1“钱”,按照这种购买力来换算,汉末的50钱大约相当于现在15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也就是1“钱”与现在3元人民币相当。

但这是天下还算太平时候的物价,战乱一起,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天灾,粮食价格不断飞涨,《后汉书》、《三国志》多次提到一石米涨到数十万“钱”,涨了上万倍,遇到更加困难的时候就“有价无市”了,有钱也买不来粮食。

装备穿戴齐备,孙权站在高台上,看着下面这些亲兵。不亏是赵云带领的义士,个个生龙活虎。望着这支属于他三国人生中第一支军队,心里豪情万丈。

“各位义士,我是破虏将军的次子孙权。明天,我们就要北上跟随父亲讨伐董卓。你们现在暂时在我身边作为我的亲兵,由赵云统领。这位是典韦,是亲卫副统领。祝各位义士在战场上杀敌建功,建不世之伟业!”

“吾等愿跟随公子上阵杀敌!”下面的人齐声喊道。

“好!各自准备,明日出发!”

为了装备这支部队,孙权可是花了大价钱,除了赵云,典韦各自使用自己熟悉的武器外。其他人,每人配备了一个单手盾牌、一张弩,十只箭、专门打造的弯刀。弯刀是根据蒙古弯刀制作,特别适合骑兵近距离冲杀。虽然硬度一般,不现在只能这样了。等有更多的时间金钱后,再改良一下现在的锻造技术吧。而且每人配置了三只短标枪。

这支完全按照特种部队装备的第一支亲军就此诞生!

在这个年代

的战场,大多数士兵都是只有一种武器,上阵杀敌各自为政。

三事制度和汉朝没什么大的变化:

国家正式官职

大司马:

西汉时汉武帝废太尉设大司马,加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之上。东汉光武帝又废大司马为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后来三公几乎无实权只是荣誉的象征。东汉末年,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已成为虚职,在三公之外另设大司马,大司马和大将军均位在三公之上,三国时期,各国在三公之外另设大司马,一般由大将军升迁而来。

大将军:

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时而在三公之上,时而在三公之下。秩万石。东汉末年,其位在三公之上,时汉朝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另以袁绍为太尉,袁绍以太尉位在大将军下,故“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

骠骑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品秩同大将军,时而在三公之上,时而在三公之下。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两级:大将军、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

位在骠骑将军之下,位比上卿。

卫将军:

位在车骑将军之下,位比上卿。

前后左右四将军:

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周末始有,汉朝时并不常置,金印紫绶,位次列于上卿。遂渐废弃。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列于九卿,高于其他临时设置的杂号将军。

中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