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往事(2 / 2)

几十年过去了,临终时,浦岛太郎心中突然泛起了一种奇怪的冲动——他想在死前,再见自己的河童朋友一面。

于是他找出蒙尘已久的木盒,打开后,发现木盒中竟空空如也。

浦岛太郎心中感伤,病情加重。

当晚,他又看到了河童朋友,河童朋友给他喂了一种药剂,将他变成了河童,两人一起回到海中。

明明是个大团圆结局,读来却给人一种毛骨悚然之感。

故事最后的空页上,是那位不知名先祖留下的批注:我找到了木盒,却不见河童。

除了这个故事,书中再没其他异常之处。

根据先祖留下的线索,船见宏志找到了木盒,木盒里放着一尊奇怪的雕像。

又查阅了无数资料,经历了无数惊心动魄的冒险,才终于搞清这尊雕像的用法。

以罪人之血为祭,可得到神的赐福。

按道理而言,世间任何人都可以拿来当作祭品,毕竟,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圣人,多多少少都会沾点邪念。

不过船见宏志并不满足于此,他借鉴了西方神话中的“七宗罪”,决定以七罪为核心进行祭祀。

毕竟,神的信徒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阿拉伯的沙漠到格陵兰的冰原,从路易斯安那腹地到新西兰的岛屿。

不别出心裁一点,如何能引来神的看重呢?

这年头,邪教徒也内卷得厉害啊!

第一个祭品,他选择的是一个高中女生,由于和家里闹矛盾离家出走,以身体为报酬在陌生男人家里借住,当船见宏志遇到她时,对方已经在外漂泊了大半年,在上百个男人家里借住过了。

作为“涩欲之罪”的代表,这次献祭带给他强壮的身体和清明的头脑,不过也导致他的身体愈发非人。

第二个祭品,是一个袭击他的女子,此人似乎信仰另一个伪神,以人类血肉为食,号称“食尸鬼”。

解决掉她后,船见宏志灵机一动,将其作为“暴食之罪”献祭,有着“暴食”和“异教徒”的双重身份,这次献祭带给他的收获超出想象。

神治好了他的怪病,并赐予他“代理大祭司”的身份,通过这个身份,他从神那里得到了更多情报。

原来,村子里的“遗传病”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神的恩赐。

许多年前,村子附近的海域里生活着神的一小支信徒,这些信徒用金子和珍珠,向村民们换取必要的生活物资。

他们中的一些会和村民结合,留下后代,这些混血在成长到一定年龄后,身体会出现异化现象。

这时,他们会再次出现,带走这些混血,成为他们的一员。

村民与信徒们心照不宣,各取所需,这种模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一百年前的那次核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