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易集解》对今本《周易·屯》卦内容的诸家易说
1.诸家易说
(震下坎上)屯:元、亨、利、贞。
虞翻曰:坎二之初,刚柔交震,故“元、亨”;之初得正,故“利、贞”矣。
“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虞翻曰:之外称往。初震得正,起之欲应,动而失位,故“勿用有攸往”。震为侯,初刚难拔,故利以建侯。老子曰:善建者,拔也。
初九:盘桓,利居贞,利建侯。
虞翻曰:震起艮止,动乎险中,故“盘桓”。得正得民,“利居贞”。谓君子居其室,慎密而不出也。
六二:屯如邅如,
荀爽曰:阳动而止,故“屯如”也。阴乘于阳,故“邅如”也,
“乘马班加。”
虞翻曰:屯邅盘桓,谓初也。震为马作足,二乘初,故“乘马”。班,踬也。马不进,故“班如”矣。
“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虞翻曰:匪非也。寇谓五。坎为寇盗,应在坎,故“匪寇”。阴阳德正,故“婚媾”。字,妊娠也。三失位,变复体离。离为女子,为大腹,故称“字”。今失位为坤,离象不见,故“女子贞不字”。坤数十。三动反正,离女大腹。故十年反常乃字。谓成既济定也。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
虞翻曰:即,就也。虞谓虞人,掌禽兽者。艮为山,山足称麓。麓,林也。三变体坎,坎为丛木。山下,故称“林中”。坤为兕虎;震为麋鹿,又为惊走;艮为狐狼。三变禽走入林中,故曰“即鹿无虞,惟入林中”矣。
“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虞翻曰:君子谓阳已正位。几,近。舍,置。吝,疵也。三应于上,之应历险。不可以往,动如失位。故“不如舍”之,往必吝穷矣。
六四:乘马班如,
虞翻曰:乘,三也。谓三巳变坎,为马,故曰“乘马”。马在险中,故“班如”也。或说乘初,初为建侯,安得乘之也。
“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崔觐曰:屯难之时,勿用攸往。初虽作应,班如不进。既比于五,五来求婚。男求女,“往吉,无不利”。
九五:屯其膏,
虞翻曰:坎雨称“膏”。《诗》云:阴雨膏之,是其义也。
“小贞吉,大贞凶。”
崔觐曰:得屯难之宜,有膏泽之惠。谓与四为婚媾,施虽未光,小贞之道也,故“吉”。至于远求嘉偶,以行大正,赴二之应,冒难攸往,固宜且凶。故曰“大贞凶”也。贞,正也。
上六:乘马班如,
虞翻曰:乘,五也。坎为马,震为行,艮为止,马行而止,故“班如”也。
“泣血涟如。”
《九家易》曰:上六乘阳,故“班如”也。下二四爻虽亦乘阳,皆更得承五,忧解难除。今上无所复承,忧难不解,故“泣血涟如”也。体坎为血,伏离为目,互艮为手,掩目流血,泣之象也。
2.易说批判
《周易集解》对今本《周易·屯》卦爻辞所编汇的汉唐易说者共四家,即虞翻、荀爽、崔觐、《九家易》。其中引虞翻注释贯穿全卦内容。现代对虞翻其人的介绍是:“三国吴易学家虞翻(164~233)注释《周易》的著作。《经典释文序录》著录作9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作10卷。虞翻《周易注》集汉易之大成,其解《易》的主要方法是由孟喜、京房的卦气说和荀爽的乾坤升降说发展而成的卦变说。此外还有旁通说、互体说、爻辰说、半象说。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集录汉魏35家易说,其中取虞翻的《周易注》最多。清张惠言的《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虞氏易言》专门介绍虞翻《周易注》的易说。清惠栋的《易汉学》对虞翻的《周易注》也有介绍。清焦循的《易章句》、《易通释》、《易图略》三书提出的旁通、相错、时行三例,其实是对虞翻的《周易注》易说的继承和发挥。虞翻的《周易注》已佚,今有清孙堂的《汉魏二十一家易注》辑本10卷,黄奭的《黄氏逸书考》有辑本1卷。”
从这里的介绍所知虞翻是个典型的“象数”易学者,并且清人对虞翻“象数”易学研究与发展,无疑说明“象数”易学对其后的影响之大。
无论现代的介绍和对其注释内容的所见,无疑虞翻在注释今本《周易》是个典型的以“汉象数”注释方法。
因虞翻对所谓《屯》卦的卦爻辞都有注释,我们把《屯》卦内容和虞翻的注释单列出来看一看能否明白注释的意思吗?
①《屯》卦内容: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②虞翻对《屯》卦的注释:
“坎二之初,刚柔交震,故“元、亨”;之初得正,故“利、贞”矣。
之外称往。初震得正,起之欲应,动而失位,故“勿用有攸往”。震为侯,初刚难拔,故利以建侯。老子曰:善建者,拔也。
震起艮止,动乎险中,故“盘桓”。得正得民,“利居贞”。谓君子居其室,慎密而不出也。
屯邅盘桓,谓初也。震为马作足,二乘初,故“乘马”。班,踬也。马不进,故“班如”矣。
匪非也。寇谓五。坎为寇盗,应在坎,故“匪寇”。阴阳德正,故“婚媾”。字,妊娠也。三失位,变复体离。离为女子,为大腹,故称“字”。今失位为坤,离象不见,故“女子贞不字”。坤数十。三动反正,离女大腹。故十年反常乃字。谓成既济定也。
即,就也。虞谓虞人,掌禽兽者。艮为山,山足称麓。麓,林也。三变体坎,坎为丛木。山下,故称“林中”。坤为兕虎;震为麋鹿,又为惊走;艮为狐狼。三变禽走入林中,故曰“即鹿无虞,惟入林中”矣。
君子谓阳已正位。几,近。舍,置。吝,疵也。三应于上,之应历险。不可以往,动如失位。故“不如舍”之,往必吝穷矣。
乘,三也。谓三巳变坎,为马,故曰“乘马”。马在险中,故“班如”也。或说乘初,初为建侯,安得乘之也。
坎雨称"膏"。《诗》云:阴雨膏之,是其义也。
乘,五也。坎为马,震为行,艮为止,马行而止,故"班如"也。”
对《屯》卦内容即使我们对带着数字爻题来读文辞内容,连贯反复的读几遍也能读出个意思来,若抛开数字爻题单读文字内容,读上几遍,还能读出诗意之美,其意就更明白了。并从内容含义来看,根本不是什么算卦上的卜辞,而是讲述的一番道理。那么再看虞翻的注释,即使反复的阅读,也读不明白是个什么意思,只感觉是个乱七八糟的胡诌八扯,这就是“象数”易学的根底。
再者即使单从《屯》卦的文辞看与那个卦符号里的八卦取象又有何关系呢?原创《周易·屯》里却有一个符号只是排序功能,后被衍生为卦符号并附会上八卦取象用于卜筮(算卦),再后来又演变成八卦取象注释卦爻文辞。
由《左传》一书里有关对《周易》的记载,已知春秋时期,因原创《周易》所用一套符号做为六十四篇文章的排序符号,后卜筮上把那套符号发展成符号卜筮工具,史巫由那套符号卜筮工具和衍生出八卦取象筮法,并将原创《周易》篡改成繇称式(春秋《周易》文本)卦书,用于八卦取象及结合繇辞卜筮人事吉凶,这是由《左传》一书记载的卜筮例子所见。八卦取象筮法正是原创《周易》一书之后的产物,故卜筮上的八卦取象筮法是筮术(算卦)上的东西,本与《周易》无关。如此卦里卦画所标称的“震下坎上”(这种称法在西汉前期之前《周易》文本里是没有的,考古上所发现竹简和帛书今本《周易》没有八卦称法,这是汉以后所加的),即这个卦符号所分上下为八卦的《震》卦和《坎》卦。而八卦里的主要取象是:“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艮为山、坎为水、离为火、兑为泽、巽为风”。那么这《屯》卦里的一个六联体卦符号里分配的两个八卦(三联体符号)符号是上卦为《坎》,下卦为《震》。八卦里的《坎》卦取象为“水”,而《震》卦取象为“雷”。
对所谓《屯》卦内容的注释,虞翻采用的多是八卦取象加杂着爻数,如:
“坎二之初,刚柔交震,故"元、亨"”。
“之外称往。初震得正,起之欲应,动而失位,故“勿用有攸往”。震为侯,初刚难拔,故利以建侯”。
“震起艮止,动乎险中,故“盘桓"”。
“震为马作足,二乘初,故"乘马"”。
“三失位,变复体离。离为女子,为大腹,故称"字"”。
“艮为山,山足称麓。麓,林也。三变体坎,坎为丛木。山下,故称“林中”。坤为兕虎;震为麋鹿,又为惊走;艮为狐狼。三变禽走入林中,故曰“即鹿无虞,惟入林中”矣”。
“乘,三也。谓三巳变坎,为马,故曰“乘马”。
“坎为马,震为行,艮为止,马行而止,故"班如"也。”
通过这些种八卦取象来看,不单单是上下两卦的主要取象来附会《屯》卦文辞,而且还通过八卦里的多种取象,即《屯》卦里六联体符号里不只是上下两个八卦卦象,还能看出“互卦”、“错卦”、“交卦”(从一个六联体符号交互错综再看出同一个相同的三联体卦符号,这都是由那套符号衍生出说法,本与《周易》无关)等。这样可从“互卦”又能看出某一八卦的取象,你才能理解虞翻的说法。如从《屯》卦符号的二爻画到四爻画这三个画,又看成是八卦里的《坤》(不可理解为六十四卦里《坤》)卦符号,从《屯》卦符号里的三至五爻画又看出一个互卦画,为八卦里的《艮》卦,这样你才能理解虞翻的“艮为山,山足称麓。麓,林也。三变体坎,坎为丛木。山下,故称"林中"。坤为兕虎;震为麋鹿,又为惊走;艮为狐狼。三变禽走入林中,故曰"即鹿无虞,惟入林中"”说法。这其中的《艮》与《坤》的来历也卦符号取象,否则你如同看“天书”一般。当然虞翻用的不只是一种八卦取象,而是更多的八卦取象之说,如《说卦传》记载的八卦取象很多,并且八卦上还有配方位、配颜色、配阴阳五行、配数字等。但这些乱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周易》一书后出的东西,与《周易》有何干呢?正如《屯》卦的八卦主要取象为“雷”、为“水”,我们来看所谓的《屯》卦里文辞内容与“雷”、“水”并没有半点关系,原创《周易·屯》里虽有一个六联体符号,只是排序而已,因符号与内容的思想内涵并无关系,《周易》每篇文字并不是按所谓的八卦取象填进的,正如《屯》本是为君子讲述的政治谋略,可用“象数”去注释其文辞,无疑是个南辕北辙。我们再看看下面对原创《周易·屯》文的译解,一切就明白了。
3、附录:
(1)附录《周易·屯》历史上的三种不同文本
①《周易·屯》原创文本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