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人更三圣,时历三古”成为《易》之经典与权威说法,而后来的王朝里大抵遵循汉时的说法。由此"八卦"的产生也是贴上伏羲创作的标签。传说中的伏羲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大约5000年以前。那个时代考古上却有简单的刻划符号,但没有出现系统的符号,何况占筮的八卦更不会出现。
以上通过地上资料记载,八卦一词,最早出现于战汉之际的《易传·系辞》里。而"卦"字与卦例最早出现于《左传》一书里,而"甲骨文"还没有出现"卦"字。虽然《左传》没有八卦一说,但已有八卦卜筮之实。若按《左传》记载的筮例属实,那么,“八卦”可当在春秋时期出现。总之,八卦卜筮决不会早于《周易》一书的出现。因卦爻符号成为卜筮算卦上的专用符号工具,其卦名称均是借用《周易》一书里名称,也因《周易》一书里的名称是与《周易》文章内容是个不可分割的组成。而《周易》所用那套符号又不是《周易》原创,故八卦卜筮符号与名称早不过《周易》是无疑的,更因八卦名种也是取自《周易》里的八篇文章名,岂能妄说是几千年前伏羲创八卦呢?
我们以上说的“八卦”,即八卦符号与名称。现将八卦符号与名称附下:
“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当然在汉代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八卦符号里的两个基础符号之一的“一一”这种符号写法是类似“八”)。
"八卦"又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主要物象。从《左传》记载的筮例中是按八卦取象卜问人事吉凶,但不单单只有八种物象,八卦已有多种取象用于卜筮人事吉凶。
即使《系辞》与汉时期所言伏羲创八卦,假若是单指八卦符号,这说法也是错误的,由以下论说会明白的。
第二节:地下资料看对"八卦"的说法及八卦符号产生的最早证据
1帛书《易传》
帛书《易传》应是西汉初抄写于丝织物上,于197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发掘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帛书《易之义》记,“子曰:《易》之用也,段(殷)之无道,周之盛德也。恐以守功,敬以承事,知以辟患,□□□□□□□□,文王之危知,史说之数书,孰能辩焉?《易》曰有名曰“键”。“键”也者,八卦之长也;九也者,六肴(爻)之大也。为九之状,浮首兆(頫)下,蛇身偻曲,其为龙类也。夫龙,下居而上达者,(上居而下达者,故上下达)而成章。”
《易传·易之义》又说:“天地定立,山泽通气,火水相射,雷风相榑,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故易逆数也。”
帛书《易之义》里记载对八卦的说法。从考古发现的帛书《易传》内容,其产生的时间应是战国末期到西汉初,因战国时期里诸子之书里并无引用属于《易传》文里的内容。即使考古上发现的最早帛书《易传》里已出现了"八卦"一词,但时间也早不过战国末期。而且对八卦一说,也没有说是谁创立的。
2清华简《筮法》里虽无"八卦"之说,但已有"八卦"之实(的"八卦"诸说
清华简,是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经碳14测定证实,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此批竹简已不知出处地点,是清华校友从香港古玩商处购得这批竹简,捐给母校的。
2014年1月7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公布,整理出《筮法》《别卦》和《算表》3篇文献。其中的《筮法》、《别卦》与先秦八卦筮术有关。
清华简里所命名的《筮法》内容,从第一节到第十九节,应是算卦所称的六十四卦符号(没有写六十四卦名称)上附有类似卦签内容,如《归藏》与《连山》那种在那套符号上挂上文辞格式,但又不同于《归藏》与《连山》都有六十四卦名称,而清华简《筮法》里卦符号上没有写名称。
《筮法》凡每个六联体符号(卦画符号)上挂上去却是占卜吉凶的事情。如死生,战等事。
这应是一套早期的完整八卦筮术与筮法,后遗佚无疑。
《筮法》包括重复的六联体符号共有一百一十多个卦符号下挂有三几个吉凶文辞,犹如卦签那般。
《筮法》中的八卦取象与《说卦传》有同有异,且由其筮占之独特性来看,当属于独立的八卦筮术。
《筮法》全篇并没有任何类似《周易》卦爻辞的内容。除了有所谓的八经卦符号有卦名之外,其余所谓的别卦里并没有卦名。
从清华所藏竹简的《筮法》与《别卦》内容来看与《周易》没有什么关系。不反映《周易》的竹丝马迹,也不涉及《周易》一书的只言片语。由此来看八卦筮法在先秦本是独立于《周易》一书之外另起炉灶的筮术,这是从可信地下最早资料(清华竹简)发现的《筮法》与《别卦》所证明。
总之,由清华简里所命名《筮法》内容来看,说明八卦符号已独立出现,也有了八卦名称。这是属地下资料所证明,当在最早的战国中晚期已出现了。
由清华简《筮法》意在说明,一是在先秦八卦筮术本是独立的,与《周易》无关。是《左传》记载以春秋《周易》文本筮之筮例中的八卦取象卜筮早于清华简《筮法》,还是清华简《筮法》早于《左传》里记载的筮例,有待新的考古发现。二是在先秦传承的那套符号,不单单《周易》一书所用,而算卦的筮法也在运用。
再者清华竹简里的《筮法》与《别卦》内容与《周易》没有关系,是独立于《周易》之外的“八卦”筮术东西。虽然清华简里的《筮法》与《别卦》内容,不涉及《周易》的竹蛛丝马迹,但并不是说《周易》还没有出现,由《别卦》里的六十四卦名称已经说明《周易》早已有了。因为六十四卦名称是取自《周易》一书里的名称,《周易》六十四名称又是《周易》每篇文章前的首字,或文章前的两字,并与文章内容是个提纲挈领式的不可分割关系。这说明《周易》早在《筮法》之前已经存在着。
综上所述,八卦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末期及汉初之间的帛书《易传》里。而最有说服证据是清华简《筮法》里的八卦人体方位图与八卦配干支内容,由此说明八卦卜筮之用最早在战国中晚期。这时虽无八卦这一词,但已有八卦之实。如《左传》里一样虽无八卦之名,但已有八卦卜筮之实。若八卦卜筮之实,《左传》一书记载可信的话,八卦卜筮之用,当在春秋时期已出现。那么,八卦(符号与名称)卜筮之用最早我们信谁呢?当然清华简《筮法》所记的八卦之用最可靠,由此说明,八卦卜筮之用最早出现于战国中晚期。
从地上与地下资料结果来看对"八卦"(符号与名称)的产生当在春秋战国时期。从地上与地下资料来看,"八卦"的出现与卜筮分不开,八卦出现与使用成为卜筮上的那套卦符号工具分不开是无疑的。就算八卦产生于春秋,那么,与伏羲创八卦之说,不是相差太远了吗?有人会说,伏羲创的是八卦符号,考古上不是发现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八卦符号吗?
确实,至目前考古上发现的是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早在商代晚期已出现,但不同于八卦符号性质,也不是卜筮上专用符号工具,还不能称六十四卦符号。如同甲子符合,只是记事符号工具。但有人又会说,六十四卦符号不正只八卦符号衍生的吗?商代已有那套六联体符,岂不是八卦符号已产生了。这说法正是不懂《周易》一书里所用的那套符号发明产生时是如何组合形成的,才造成的错误说法。也正是前面已讲过《周易》所用那套符号产生之源及发明组合过程,已知后来出现八卦之说(所谓的八经卦符号)只是那套符号组合过程的三联体而已,况且在《周易》一书所用那套符号之前是没有名称,考古上多发现的是六联体符号只有符号而无名称,即使偶有三联体符号的出现也只是器物上纹饰作用而已,更没有名称。自六十四个六联体符号从《周易》一书里借用来名称,变成六十四卦符号和名称,成为卜筮工具,才有了八卦取象,也才有了八卦名称。因八卦名称,同样是借用《周易》一书里的八篇文章之名。无疑八卦之名,八卦筮法是卜筮上那套符号工具产生时的共生物。
三月,初春。</p>
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南凰洲东部,一隅。</p>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p>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p>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p>
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p>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p>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p>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p>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p>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p>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p>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p>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p>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p>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p>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p>
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p>
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p>
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p>
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
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爱阅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最快更新
《周易大发现》(二十五)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