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四十九)(1 / 2)

中卷时期"易学"评论

第四篇"易学"评论

第一章朝孔颖达奉旨编疏的《周易正义》

第二节

在前一章举例中看到对《周易》经文疏解上是以经疏经为宗旨。而且对"注"的疏解也是以经为宗旨。虽以经疏经,但所疏内容,是重"汉象数"易学,而轻王弼易学,并且是遵循了《易传·系辞》里的宗旨,既亦筮亦理的去"疏"《周易》的。

那么,在对《易传》经文疏解上,是何为宗旨呢?我们来看与今本《周易》卦爻辞混编于一起的属《易传》释文,又是对其如何注疏的。

《周易正义》是从《坤》始把《周易》经文每卦卦爻辞与《易传》解释的经文混编一起,但对《坤》文解释的解释再解释文太长,我们选比较短的文,排在第三卦,只选为《屯》卦里的卦与卦辞,看《易传》里《彖》与《象》的解释,与孔颖达又是如何再解释的,即孔颖达遵循的什么原则对《易传》里的《彖》与《象》所做的解释。

如>“,而通过"曰"与"注",加上"疏",已达近1300字的说法。这种注释的注释与注释,能看明白谁和谁的说法吗?恐怕先得从注疏内容排序上下番功夫分清谁是谁后,才能分析是对谁的疏证内容与含义。

以上选的《周易正义》注疏内容排序底本,是市场出版的以明万历间北京国子监刻《十三经注疏》本,当然现在排版是把文字改成了横排。

我们先看王弼对《周易》与《易传》里《彖》、《象》文注释排序,略去爻辞与《小象》文对爻辞的注释。

如柔始交,是以“屯”也。不交则否,故屯乃大亨也。大亨则无险,故“利贞”。往,益“屯”也。得主则定。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始於险难,至於大亨,而后全正,故曰“屯,元亨利贞”。雷雨之动,乃得满盈,皆刚柔始交之所为。“屯”体不宁,故利“建侯”也。“屯”者,天地造始之时也,造物之始,始於冥昧,故曰“草昧”也。处造始之时,所宜之善,莫善“建侯”也。”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君子经纶之时。”

以上《易经》经文里的属今本《周易》经里的《屯》卦里一个卦符号、卦名和卦辞,即“内容上而进行的疏,这是对《周易》称法上的混乱。因从《汉史》中记载的“《易经》十二篇”内容,和“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说法,严格说应称《易经正义》才对。

关于《易传》里注释《周易》卦辞与爻辞的《彖》与《象》文,与今本《周易》卦辞与爻辞混编一起,应是在汉武帝把《周易》与《易传》尊奉为五经之首后的行为,因在汉前期的帛书《周易》,既不分上下篇,也没和《易传》文混编于一起。

汉时做为《易》经经文的编排序,如今本《周易·屯》卦应是这样的内容编排>“震下坎上。屯:元、亨、利、贞。

刚柔始交,是以“屯”也。不交则否,故屯乃大亨也。大亨则无险,故“利贞”。

[疏]正义曰:屯,难也。刚柔始交而难生,初相逢遇,故云“屯,难也”。以阴阳始交而为难,因难物始大通,故“元亨”也。万物大亨,乃得利益而贞正,故“利贞”也。但“屯”之四德,劣于“乾”之四德,故屯乃元亨,亨乃利贞。“乾”之四德,无所不包。此即“勿用有攸往”,又别言“利建侯”,不如乾之无所不利。此已上说“屯”之自然之四德,圣人当法之。

震下坎上。屯:元、亨、利、贞”的疏证。)

勿用有攸往。

往,益“屯”也。

利建侯。

得王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