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一书里记载的以《周易》筮之和《周易》有之,虽然是两种用途,一种是在史巫手里,当做卜筮之书,而在上层士大夫手里,把《周易》无疑当成同《诗》、《书》那样,被当做经典书籍看待。虽然两者把《周易》用途不同,但称谓的格式是相同的。两者小有区别,在于筮之与有之的区分。无论是筮之与有之,而表述的内容格式,无疑表明了当时两者使用的《周易》是一种文本。
那么春秋时期,《周易》又是怎样的一种文本格式呢?
由《左传》一书记载引用《周易》一书文句例子,可以再现《周易》文本格式来。特别是可通过《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里所引用《乾》里凡带龙的句子内容及称谓,由此再现春秋《周易》文本的内容格式。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对曰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勿用。其《同人》曰在田。其《大有》曰在天。其《夬》曰有悔。其《坤》曰龙无首,吉。《坤》之《剥》曰于野。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
根据这里的说法,我们由此再现《周易乾》的内容格式r>
《乾》
姤勿用。
同人在田。
大有在天。
夬有悔。
坤龙无首,吉。
以上是《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里所引用的内容,凡是《乾》里带龙的句子被引用时所出现的称法与内容。
我们可通过今本《周易乾》里的内容来看,同样有《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里引用例子中的带龙内容。现将今本《周易乾》卦内容列举如下r>
《乾》利贞。
初九勿用。
九二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在渊,无咎。
九五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有悔。
用九龙无首,吉。
我们通过今本《周易乾》卦结构形式及内容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里引用《周易乾》里的凡带龙的内容及称谓对比来看,《左传》里出现的引用《乾》里带龙的句子等同于今本《周易》乾卦里带龙的爻辞。
现列举如下r>
《乾》之姤=《乾》里的初九
《乾》之同人=《乾》里的九二
《乾》之大有=《乾》里的九五
《乾》之夬=《乾》里的上九
《乾》之坤=《乾》里的用九
我们通过这一引例中的称谓及内容,发现春秋《周易》文本,以《周易》一书里的符号及名称,作为《周易》每篇里繇曰(或称繇)的排列规律。因《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里引用《周易乾》里凡带龙的句子称谓是姤、同人、大有、夬、坤,即五句话。而我们可从今本《周易乾》卦里看到的一共是八句话,分别是是《乾》卦的卦辞,即元亨利贞。有六句是所谓的爻辞,从初六到上九的称谓及爻辞内容。还有一句为用九的称谓,其爻辞是见群龙无首,吉。其中六句的爻辞里有两句爻辞,即九三与九四爻辞中没有带龙一说。所以《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的引用中就没有引用这没带龙的两句话。若按《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里的引用称法,来恢复春秋《周易》文本里的《乾》篇,就是如下的结构形式及内容r>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css="list-inline">
<ul>